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专家观点信息编号:197311
专家观点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以下专家观点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专家观点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专家观点正文(原文):
许多市民都有这样的遭遇,家里的电器早不坏、晚不坏,偏偏等过了保修期才坏,为此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商家推荐的“延保”服务,但实际上“延保”与“三包”是不一样的。昨日,从厦门市工商部门了解到,有关家电“延保”服务纠纷的投诉日益增多。工商部门提醒,目前还没有针对家电“延保”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生纠纷,商家很容易钻制度上的空子,为此,应慎重选择延保服务。 慎选延保服务 1.故障高发期,不在延保期限内 “延保”与“三包”是不一样的,“延保”服务大多是厂商和销售商自行制定的,延保的维修费由保险公司出,家电出了故障,必须到商家指定的维修点修理,否则就得由消费者自己买单。还有一些商家会在“延保”中规定,多次维修不好而更换同样牌子的家电不能再享受“延保”服务,也不能退延保费等。 另一方面,家电购买后第一年的故障高发期和2~3年的平稳运行期,售后服务成本基本上由厂家承担。而3~5年后的故障高发期,恰恰处在目前商家所推出的延保服务期限之外。 2.大家电付费延保最划算 大家电可以考虑付费“延保”。如某品牌LED彩电售价为19888元,可以延保3年,加上厂家承诺的3年保修期,最多可以享受6年的保修服务,在所有的家电中是最划算的付费“延保”。 小家电一般不必“延保”,豆浆机这样的小家电保修期一般在1~2年,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3年之内基本不会出现问题,多付80元的“延保”最多只能保3年,成本过高。 3.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责 目前“延保”服务还不受法律法规保障,最终解释权往往把握在商家手中。消费者与商家签订“延保”服务时,要详细了解“延保”服务点、“延保”期限、“延保”范围、故障责任界定、退保条件等,最好与商家签订书面的协议,并开具票据。否则一旦出现分歧,很难确定责任方。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部分知识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36375289
标签: 不受 法律保护 服务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