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专家观点信息编号:200904
专家观点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以下专家观点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专家观点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专家观点正文(原文):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装修行业生意红火,但装修引发的纠纷也逐年增多。惠山法院的数据显示,2011年受理装饰装修合同纠纷19件,同比增加58.3%,而2012年受理32件,增幅达68%。 家装“游击队”低价揽活纠纷多官司增加六成 做装修多年的李某并不经营正规装饰公司,只带着由老乡组成的装修队伍,四处揽活干。2011年,胡某打算开一家服装店,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李某。胡某和李某以5万元谈妥价格,双方未就装修细节予以确认。一个月后,工程完工,由于款项未付全,胡某写下了“尚结欠1.9万元装修款”的欠条。没多久,店铺的墙面就经常出现掉漆、裂缝等问题,胡某仔细一查,发现装修用料都是便宜货,便不想再支付剩余的1.9万元。李某讨要无果后,持欠条一纸诉状将胡某告上法院。因胡某由于对质量问题无法提供证据,而结欠装修费的欠条又确为胡某所写,故法院支持了李某的诉求。 据了解,在目前装修市场上,像李某这样的“游击队”有许多。他们大多没有装修资质,往往以低价承接工程,装修往往存在质量问题。 业内人士透露,很多“装修游击队”是通过亲友等关系的介绍与业主达成施工意向的,双方碍于情面,合同签订大多不规范。即便是正规的装修公司,当事人较多侧重于总价款或“一口价”的约定,对验收方式、交付日期以及材料的品牌等很多内容未详细约定,加上装修过程中发生的材料增减、项目变化,双方往往口头沟通,一旦出现纠纷,两方各执一词。如果要做质量鉴定,往往费时费力,因材料价格而继续扯皮,最后吃亏妥协的往往还是业主。 法官提醒消费者,装修合同要明确工程项目、工艺做法、材料说明、供应方式、付款方式、工程质量以及维修、保修等条款,越细越好。同时,因家装市场中“挂靠”现象较为普遍,消费者在支付工程款时应认清付款对象,并要求出具有效收款凭证,避免因付款不当发生纠纷。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部分知识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36375289
标签: 揽活 低价 游击队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