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网知识数据库提供免费浏览整站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家居行规漏洞易致消费盲区 家居消费要谨慎

十环网知识数据库整理     时间:2014-06-26 14:53:00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内容提示:家居市场的金九银十已经到来,又一轮硝烟弥漫的促销大战即将打响。面对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被名不副实的产品和服务忽悠。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因为对家居行业不了解而上当吃亏的消费者不少,一些行

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专家观点信息编号:195998
专家观点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专家观点信息说明
以下专家观点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专家观点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专家观点正文(原文):

 家居市场的金九银十已经到来,又一轮硝烟弥漫的促销大战即将打响。面对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被名不副实的产品和服务忽悠。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因为对家居行业不了解而上当吃亏的消费者不少,一些行业“潜规则”让消费者遭遇损失时有苦难言。在家居市场中,到底有多少忽悠手段,又有哪些不易察觉的“规则死角?

“规则死角”让消费者利益受损

消费者孙小姐购买马桶后,安装时发现没有连接自来水的软管和角阀配件,要安装还得另外掏钱买,而事前承诺包安装的厂家也“翻脸不认人”,孙小姐投诉无门,只得自认倒霉。

本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像这样利用行业规则死角和消费者盲区牟取利益的商家不在少数。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认为,家居行业发展时间不长,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规范的地方。行业内一些企业又缺乏自律,利用家居行业本身的不成熟和消费者对家居行业的不了解,忽悠消费者。

行业缺乏有力监管

东方家园家居广场副总经理殷玉新认为,家居行业中的一些国标制定是根据全国情况,综合考虑西部和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制定适用于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每个地区发展情况不同,一些发达地区的企业利用法规与地方市场情况不匹配的情况,利用法律中的盲区进行不法经营。

朱长岭认为新的法规出台周期较长,其中的时间差被一些不自律的企业利用。同时,行业缺乏有力监管也导致规则死角。

朱长岭说,产品生产和进入市场销售分归技术和工商两个不同部门监管,监管的经费和力量有限,也存在脱节,导致不少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了市场。协会制定的行业准则只能对自愿入会的会员起到约束,协会没有被授权监管,没有强制执行和惩处违法违规企业的权利。

■调查结果

质量与宣传不符是主要问题

套餐产品质量与宣传不符合是家装行业的主要问题,有42.7%的网友认为受到欺骗;购买家具遇到先提价再打折、以旧换新、环保不达标等问题的网友占46.97%;购买及使用建材时遭遇承诺售后服务、出现问题却无人受理的网友占43.57%。另外,安装、配件另收费是另一常用忽悠手段。

■消费者说

交费前后天壤之别

●曾先生,大学讲师

我装修时就遇到厂家不诚信的事情,我觉得这在家居行业中比较突出。签单前你是上帝,交钱后商家就成了上帝。找协会,协会也只是调解,有的企业还不属协会管。投诉更是费精神,一层层推责任,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卖场销售榜不靠谱

●Monica,外企公关

去年见有卖场打出家具销售排行榜,就去排在第三位的品牌展厅里看看并下单了。结果货送到后,尺寸跟展厅看的不同,推拉抽屉也不像门店里的样品那么好用。找厂家退换,该品牌的服务态度非常不好。后来才知道了榜单也能作假。

■专家说法

法规和管理没跟上市场发展

●朱长岭,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

国家监管机制方式有疏漏,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方式没有跟上市场的发展变化,是一些企业求利心重,借规则死角谋财的原因。

消费者自身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片面听信厂家宣传,没有多去了解企业和产品。

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应该重视,就是应该从成品检测转变为过程控制,从政府抽查检查转变为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因为成品检测靠抽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执行难度大且容易出现疏漏。

社会心态浮躁是虚假宣传原因

●殷玉新,东方家园家居广场副总经理

社会心态浮躁是当前许多矛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消费者过分信任广告和包装,致使一些不自律的企业放大宣传功效,钻研各种营销手段来获利。

我认为除了企业自身和监管的问题外,一些企业的宣传也存在问题。现在社会节奏快,大家繁忙,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区分辨别信息的真伪,也难辨别,更很少能去实地考察和体验,货比三家,这也让一些不良企业钻了空子。

行业标准缺失企业诚信缺乏

●李冰华,业之峰装饰总经理

出现企业利用行规漏洞钻空子主要因为整个行业缺乏诚信。家居行业除了缺乏相应的监管外,行规的制定大多靠大公司推动制定,行业标准缺失,很多规则没有细化,导致了很多规则死角。而家居行业准入的门槛低,竞争激烈,另外人员的流动性大、素质高低不齐,很多企业靠走旁门左道获利。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部分知识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36375289


标签: 家居   消费   盲区 相关知识
  • 消保委家具办:消费者有权与商家签订合同文本
  • 甲醛释放量测定方法看这里 助你打造环保家居
  • 消费者买到火烤瓷砖 商家称钱花了无法退货
  • 消费维权知识要牢记 你必须知道的装修合同陷阱
  • 消费者不熟悉板材易致纠纷产生 板材材质要认清
  • 维权小常识 细说家居装修验收方法并及时维权
  • 新房入住甲醛超标责任不明 消费者维权遇瓶颈
  • 家居业投诉多维权难 三大案例解析消费需安全感
  • 家居卖场处处是套餐 小心别被套餐“套”住了
  • 红木家具维权成本高 消费者直言“伤不起”

  • 转载请注明:十环网(谢谢合作)

  • 上一篇: 地板铺装损耗率超5% 可向商家索赔
  • 下一篇: 律师提醒:装修房屋要细化合同 切勿口头协议
  • 热 门 搜 索

    热门知识

    绿 色 标 志

    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认证,由十环标志网提供认证与咨询方面问题解答.
    第三批2008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发布

          
    中国环境标志          绿色环保联盟

    绿色环保联盟: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绿色环保委员会发起,由企业自律,绿色环保联盟和消费者监督,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都要履行绿色环保公约,建材和装饰材料可以申请加入,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企业优先加入!

    十环联盟企业

    网站首页 | 认可标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供应 | 商城 | 求购 | 行情 | 公司 | 展会 | 资讯 | 招商 | 品牌 | WAP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