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招标 | 采购 | 新闻 | 价格 | 产品 | 名录 | 黄页 | 论坛 | 标准 | 报告 | 知识 | 图库 | 视频 | 排行榜 | 展会 | 资料 | 工具 | 十环 | 证书 | 标志 | 投稿 | 投诉 | 设为首页

本栏目总共有 155706 条建材知识 历史数据12万条
热门关键字:  地板  石材  瓷砖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中心 > 健康知识 > 内容

屠呦呦获奖 军事医学科学院总结60年抗疟历史

2011-09-27 18:14:36      十环网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吴志军 沈基飞)9月14日,当美国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拉斯克奖”的消息传回国内时,作为原国家“523项目”办公室牵头单位的军事医学科学院,一批老科学家奔走相告。这是中国抗疟药“复方蒿甲醚”继2009年获得欧洲发明人奖、2010年美国盖伦奖之后,再次获得世界广泛认可的里程碑标志。

  “屠呦呦研究员是青蒿素的主要发现者,是整个‘523项目’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屠教授获得拉斯克奖,是‘523项目’的杰出成就,更是复方蒿甲醚在全球影响不断扩大的最好证明。”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召开的总结60年抗疟历史、谋划全球发展蓝图座谈会上,该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少将说。“这是一项为人类健康而奋斗的伟大事业,军事医学科学院将加大力度支持抗疟事业,特别是目前正在开展的抗疟预防药物研发工作。”

  据了解,军事医学科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防治疟疾的科研机构之一。建国初期,我军挥师南下进入云南后,深为疟疾所困扰,有的部队发病率达百分之百,成为完成各项任务的主要阻碍。1951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抗疟就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陆宝麟、张奎、邓址、闫国珍等老一辈科学家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在云南各地徒步奔赴抗疟现场,深更半夜去涂血片检查疟原虫、采集标本。通过专家早期的努力,云南部队疟疾发病率降低了90%以上,基本阻止了疟疾在部队的流行。1964年,美国侵略越南,战场上出现的恶性疟疾具有超强的抗药性,当时常用的抗疟药氯喹和乙氨嚓啶失去药效,战争双方由疟疾流行造成的减员高出战场1至2倍,由此催生出中国神秘的“523项目”。

  “523项目”是一段尘封的辉煌历史。记者了解到,1967年5月23日应越南政府请求,在毛主席、周总理关怀下,由国家相关部委、总后勤部组成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领导小组,60多个军地科研单位参加。办事机构(全国523办公室)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先后由该院副院长彭方复和祁开仁分管领导,负责规划落实和组织协调工作。

  “523项目”规模庞大,但脉络清晰。20世纪70年代前期,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523”科研人员从古代医书关于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中受到启发,提纯出具有全新化学结构和显著抗疟功效的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青蒿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此后,针对青蒿素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的不足,科研人员开发出疗效更好的衍生物——蒿甲醚。70年代后期,以军事医学科学院邓蓉仙研究员为代表的科学家另辟蹊径,成功人工合成化学抗疟新药——本芴醇,并获得我国医药领域第一个国家发明一等奖。到80年代,中国疟疾发病率大幅降低,“523项目”研究任务宣告结束,但以军事医学科学院周义清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继续攻关,从本芴醇、蒿乙醚、二氢青蒿素、蒿甲醚等抗疟药物中,筛选出蒿甲醚和本芴醇配伍,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抗疟药——复方蒿甲醚。“蒿”+“本”的组合配方不仅扬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而且大大延缓了疟原虫抗药性的产生,其治疗效果和低廉成本让世界为之震惊。一些国际著名科学家纷纷表示,中药复方的概念让他们眼前一亮,为西药发展开辟了全新道路,并改写了抗疟药不断出现抗性的历史。

  1994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和瑞士诺华公司合作,相继克服专利申请、中试工艺放大、生产、临床评价、药品注册等重大难题,成功将复方蒿甲醚推向全球市场,销售超过5亿人份,拯救了千百万疟疾患者生命。目前,复方蒿甲醚已获得49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通过了84个国家和地区药品注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基本药物核心目录,世界上几乎所有受疟疾危害的国家将其列为首选用药。

  迄今为止,复方蒿甲醚仍是惟一被世界广泛承认并在世界广泛销售的中国专利药品,是中国惟一真正走向世界的药品,国际抗疟学界专家曾于2004年公开宣告复方蒿甲醚在疟疾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地位无可匹敌。

  军事医学科学院政委高福锁表示,复方蒿甲醚在走上国际市场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再次验证了科学大联合、大协作的强大威力,复方配伍对有效解决单方药耐药问题、提高药效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他强调,虽然中国疟疾发病率早已大幅降低,但只要世界抗疟事业还在继续,拯救人类生命的使命就将继续,军事医学科学院就会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抗疟研究工作,继续和疟原虫战斗,直至最终胜利。(完)


上一条:记者调查称假冒香烟产销利益链日趋专业化隐蔽化
下一条: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药物获“拉斯克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网络  

 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转贴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网 添加到百度搜藏 Sina ViVi 添加Google书签 Yahoo收藏 添加到鲜果 转发到新浪微博我要评论】【进入论坛】【招标网




绿色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认证,由十环标志网提供认证与咨询方面问题解答.
第三批2008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发布

      
中国环境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发起,由企业自律,十环产品评定办公室和消费者监督,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都要履行绿色环保公约,建材和装饰材料可以申请加入.

推荐十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