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我就可以上小学一年级了。”昨天,来自韶关的6岁女孩温敏怡康复出院。
敏怡出生在韶关贫困农村,从小就查出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其父母在佛山打工,根本无力支付高昂的手术费用。今年8月,由省红十字会、省扶贫办、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省扶贫救心行动”走进韶关,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上门筛查,随后把她带到了广州治疗。
“一抽血检查,没想到她竟然是被称为‘熊猫血’的罕见Rh阴性O型血,在汉族人中所占比例仅为千分之三。” 省第二人民心胸外科主任王文林介绍说,8月17日,医院从广州血库调来仅有的300毫升Rh阴性O型血,在一个半小时的手术过程中为温敏怡成功“补心”,幸亏血还够用。
据王文林介绍,“广东省扶贫救心行动”救助的每例普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省红十字会补助1.5万元(重症病儿补贴3万元),医院补贴1—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再报销45%医药费,这3个补助途径结合起来,患者基本是免费治疗。目前该院已经成功救治20名韶关患儿,最大的15岁,最小的仅半岁。 (记者/陈枫 通讯员/盘玮 邓奕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