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一封有2322名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家属签名的“致卫生部的感谢信及《居民健康档案》中乙肝问题的建议信”(以下称《建议信》)寄往卫生部。信中建议,卫生部在新修订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应取消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项目,并注意完善隐私保护措施和隐私泄露救济渠道、惩罚措施。这封建议信由北京网友张爱华(化名)、四川网友成卓(化名)、武汉网友唐小如(化名)等三人共同发起。
据介绍,卫生部2009年制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要求对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表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不少地方的集体性、强制性居民健康建档工作已经造成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活、工作恐慌。许多受检者担心,一旦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的事情可能会随时被人查阅。
民间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总协调人黄溢智说,近年来,国家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平等就业权和隐私权的法律在不断完善,社会大众对乙肝的歧视和恐慌正在逐步消除。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体检表仍把乙肝标志物列为体检项目之一,而相应的科普宣传跟不上、隐私保护措施不得力的话,有可能加剧谈肝色变的社会氛围,消除乙肝歧视的大好局面可能因此受挫。
目前,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体检信息涉及到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却又无法保障受检者的隐私,这给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隐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目前乙肝歧视还较普遍的社会环境下,难免会受到抵触。另外,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还涉及收集性取向、家庭收入等信息,这些对于居民来说也属于极度隐私,希望相关部门应谨慎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工作。(楚天金报 记者 肖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