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发展主要历经了六大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明清时期,石湾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了集“日用陶瓷、美术陶瓷、建筑陶瓷、手工业陶瓷及丧葬陶瓷”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陶瓷生产基地。
更多精彩资讯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瓷业于1956-1957年开始逐渐从日用陶瓷转向工业陶瓷。行业内出现了少量的机械设备,初步改变了完全依靠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状况。【相关阅读:镜观瓷变 佛山陶瓷产业大起底】
第三阶段: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石湾镇国有企业现代化生产线的引进与吸收,撩起了中国现代建陶业的制造大火。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之下,与石湾仅一水之隔的南庄拿到接力棒,完成了第一轮的产业扩张。在此期间,周边的西樵、丹灶、小塘等地也大兴陶瓷业。
第五阶段:历史的车轮驶进了21世纪,出于发展战略上的考虑,一轮新的产业扩张将建陶业的大火烧到了佛山周边的河源、清远、肇庆等地。由此,一个以石湾、南庄为核心的“泛佛山陶瓷圈”拔地而起。
第六阶段:佛山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大问题日益明显。“泛佛山陶瓷圈”势力扩大,逐步向辽宁法库、四川、江西、山东等地扩散。佛山对陶瓷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着力建设总部经济。
首选品牌——产业基地行系列报道
两个镇区一个故事 见证佛山陶瓷产业“核聚变”
销量下滑高至5成 佛山部分陶企或将面临冰点考验
镜头下的基层生产与生活 佛山陶瓷变强之路任重道远
从佛山到江门 “一路风流”之卫浴五金产业基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