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拍案惊奇·装修
奇事天天有,拍案拍到手痛。不论是不锈钢材料货不对板,还是家具“狸猫换太子”,都警醒各位看官提高警惕,运用法律维权。
又到“3·15”,佛山市消委会日前发布的一项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一整年,佛山市区两级消委会(不含顺德区)一共受理了1639件消费者投诉。其中,涉及房屋及装修建材类的投诉为116件,占所有投诉类别约7%,同比2009年的121件下降4.13%。虽然2010年佛山房屋及建材类装修投诉整体比例有所下降,但装修及物业管理类的投诉,还是位列服务类投诉前五名。
据建材行业资深人士熊先生介绍,装饰材料申诉问题中,主要是以次充好现象严重,质量不环保、不过关,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虚假夸大宣传;一些杂牌地板、地砖质量参差不齐,铺装后出现颜色、尺寸不一,缝隙较大等问题而导致纠纷产生;售后服务质量较差,商品出现问题时,个别商家态度不好,故意推诿责任,使消费者权益受损。
对于家居用品的投诉及纠纷,佛山家具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涉及较多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沙发、厨具、床柜等。“申诉主要问题是商家不按合同和规定提供维修服务、订购家具与陈列样品质量不符等问题。”
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建材类投诉逐渐上升主要原因是,目前佛山整体家居市场鱼龙混杂,部分商家采用混淆视听、以次充好等方法坑骗消费者。“比如相近款型、相同木料的红木桌椅,市场价格相差非常大。”
【典型个案】
第一回
家居产品“狸猫换太子”
话说去年12月下旬,王女士在一个小卖场里购买了一套卧室家具,当时看了样品,感觉很不错。按销售员的说法是,纯白色的板式家具,边边角角全是清一色的刨花板,家具拉手全是进口五金,包括床头柜和衣柜全套,特价5000元,牌子是电视上见过打广告的某知名品牌。“颜色、价格都是我中意的,当时看到那套样品后立刻就决定购买了。”性格爽快的王女士付了全额货款,签下购买合同,按照商家的约定20天后等着送货上门。
然而,让王女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左等右盼送上门的产品竟然和看到的样品大相径庭。“外面颜色看起来是一样的,但衣柜有3个抽屉底板的颜色和木纹不相同。我觉得不对劲,找了一个懂行的朋友过来看,他一眼就看出衣柜底板材料和其他部位所用的木材不一样,前者用的是木粉加工而成的密度板,后者是木材碎料加工做成的刨花板,从木材整体性能上看密度板要比刨花板差。”王女士说,这跟当初销售员介绍的“清一色的刨花板”完全不一样,抽屉底板颜色也和自己当初在店里看到的样品不一样。
更让王女士气愤的是,经过那位懂行的朋友鉴定,衣柜的五金配件全是国产的,根本不是所谓的进口货。“如果不是朋友以前做过这行,单凭我自己一个普通消费者,哪看得出这些小零件也是被调包的,现在想想都觉得那商家太无耻了。”
◆看官评说
以目前家居市场在材料上进行调包较多的现象为例,进口板材和国产板材价差在20%以上,国产品牌板材与无名板材价差也在20%以上。用进口板材做样品,送货时用国产板材调包,或者用国产品牌板材做样品,送货时用杂牌板材调包,获得的利润就相当惊人。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有商品外包装、标志名称与实际不符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