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靴子好贵哦,往年商场里的靴子六七百还能买到,但今年基本上没有一千以下的了!”
“感觉今年衣服的价格翻了一番,少买点吧。”
“听说建材也在涨呢,又到年底了,肯定还要涨。”
“什么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
在“家装俱乐部”的QQ群里,物价上涨成为网友们最关注的话题。又近年底,不少打算装修房子的家庭也开始关注家装市场,家居建材会否涨价,更是牵动业主们的神经。
商家——消化库存应对涨价
一般看来,成本上涨应该会使建材销售商承受更大的压力,但由于大部分商家还能内部消化,所以往往不敢轻言涨价。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建材的市场价格表现还比较平稳。
某合肥本土知名橱柜企业的员工向记者透露,自下半年以来,橱柜的板材价格每张大约上涨了5元左右,但他们并不打算将产品涨价。原因是像橱柜这样原料成本较低,但人工成本占比较大的部分。该员工一语中的:“原料再涨,只要工资不涨,就没有太大的影响。”人工成本占较大比例的产品,只要人工费没有波动,原料上涨一些对他们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为了留住顾客尤其是一些回头客,商家仍然会按照之前的价格销售。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是产地、销售都在合肥的品牌产品,目前因没有物流、人工费上涨等的影响,短期内也不会有涨价的理由。
那么,像地板、陶瓷、木门等原材料已经明显上涨,而人工费占成本比例较小的建材商家,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记者在市场上看到,建筑陶瓷的成本有一定上升,但陶瓷产品的零售价格并没有上涨,部分品牌甚至还在降价促销。一些知名品牌的木地板也同样在做力度较大的打折活动,让记者有些意外。
原来,像这类瓷砖、木地板的商家目前仍有不少库存,为了在年前消耗掉这些库存,商家一般都会开展打折促销的活动。而这些库存,正是商家能够缓解原料涨价压力的资本。
但是,近来部分原材料的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已经使一些商家难以承受,只得选择逐渐涨价。比如电线、水管、卫浴、墙纸等产品厂家已经开始涨价,否则将陷入亏损的境地。
消费者——等待中担心大涨
“我的房子是100多平米的,还没拿到手呢,可是又听好多人都在说装修要涨价,按他们帮我算的话,明年装修这么大的房子要多花好几千呢。所以我就想趁现在还没涨起来的时候先买一些,又不知道过阵子过年过节时有没有更大力度的优惠活动了,真是左右为难啊,不过还是决定等等看。”陈女士的新家要到明年的3月初才能交房,可是她现在就开始为新房装修的事着急了,她的话也代表了大部分新业主的心情。
由于建材价格的上涨,消费者装修费用必然又要增加。而年底节前又是往年装修的旺季,更有一些关于年前建材市场要涨价的说法,采访中大多数消费者仍是持观望态度为多。
随着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心理越来越趋于理性化,消费者对于建材涨价,大都选择观望的态度对之。另一位消费者表示,作为我们消费者希望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也不愿意涨价的出现,现在菜价不断上扬,家居建材价格如果涨的话,那就再看看吧。
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涨价意味着自己口袋里的钱“缩水”了,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从产品的市场价格走势上来看,对于消费者并不是十分的有利。当然也不排除企业为增加销量而提前放出涨价“烟雾”。消费者选择观望,可谓是一个明智之举。
市场——部分建材小幅上涨
走访中,记者发现市场上尚未明显受到涨价的影响,大部分建材较之今年上半年的价格涨幅并不大。例如,木地板、橱柜、实木门等以板材类为主的建材只有小幅上涨。
“像这样一款强化地板,现在进价比上半年上涨了3~5元/平米呢。”一家国内知名品牌木地板的导购员告诉记者。
例如木地板、木门、家具、橱柜等以板材为原材料的产品价格,都相应的有所上涨。某品牌木门导购员告诉记者,实木门产品由于木材原料本身价格有所上涨,而且近期物流成本也有所增加,同样材质的木门,必然不可能再有上半年的价格。
另外,墙纸的价格也有所上升。据了解,除墙纸的加工材料价格上涨之外,像现在流行的韩国墙纸等原装进口墙纸价格在物流成本上的增加也是必然的。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五金、瓷砖、卫浴等建材的价格也在逐渐涨价,但灯具等价格基本没有上涨。
建材产品涨价的原因有二,一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二是近期高速提高收费而带来的影响。人们对于建材涨价也是众说纷纭,有的面对涨价如临大敌,有的则是态度淡然,并未给予太多重视。而建材产品的涨价与否,最关心的厂家和消费者又是怎样态度呢?
导购——理性辨别优惠活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目前合肥建材市场的涨价影响尚不明显,但根据目前物价上涨的大环境,预计明年初装修还会提价。
类似橱柜、地板、瓷砖这样的大主材,年后估计还会不同程度看涨,虽然也会推出一些优惠,但在材料成本、加工成本、人工及门店费用增加的大背景下,建材的真实优惠幅度会有所降低,甚至可能在家装旺季出现品牌产品“翻倍提价、拒绝还价”的情况。
虽然装修的旺季即将来临,好像不是省钱的好时机,但近年来家装市场上旺季淡季已经不明显,而且许多消费者瞄准了“跨年装修”的种种优惠与施工人员富足的前提条件,也会选择近期装修。许多建材商为了消化库存,吸纳更多运营资金,都会拿出了不同程度的让利活动,吸引更多消费需求。那么,提前选择一些做活动的商家预定主材,是省钱的好选择。
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家居产品时,不仅要参考其价格,更要多多考量其售后服务与品质,如果是在春节前后购买家居产品及装修时,也不妨对一些商家的消费券多加留心,注意使用期限及适用产品范围,让自己后期装修及使用更安心。
在装修公司方面,有没有一些涨价带来的影响呢?一些装修公司为了占领市场,在报价方面可能维持不变,甚至压低报价,因此,在面对一些小装潢公司的大幅度“优惠”时需要警惕。建材价格上涨,他们的利润空间应该是在不断缩小,如果还能优惠的话,我们就应该要质疑他们在装修中选用材料是否是优质、环保的材料了。
一位装修行业人士认为,装修市场既有正规的装修公司,也有没有资质的“装修游击队”,在建材整体涨价的情况下,他们各显神通求生存。因此,市民在装修时要理性消费,选择装修队伍时不能光看价格,而要综合考虑装修的质量以及装修后的问题,以免上当受骗。
如果自行到大卖场购买建材,请施工队装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清包工”,装修费用的确会因建材价格的上涨而略高于往年;但如果是请一些比较大型的装潢公司装修,即“全包”,价格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