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专家观点信息编号:197144
专家观点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以下专家观点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专家观点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专家观点正文(原文):
在古玩圈子里,每个人都熟悉两个字:包浆。
究竟什么是包浆呢?或许未必每个人都讲得清。确切说,应该是指金属表面由于氧化、锈蚀以及汗液的作用,随时间推移自然形成的一层化合物,有黑古铜等多种色泽,使器物有一种自然的陈旧感。
各类传世的古玩艺术品,如瓷器、木器、铜器,还有玉器、砚台、印石等,因年长日久,器品上均会留下沧桑摩挲和岁月浸淫的痕迹,即所谓包浆。有包浆的器物只要拿干净的布轻轻地揩擦,就会立即出现一种光亮,而且有越擦越亮的感觉,这就是所谓包浆亮。这也是寒来暑往,干燥与潮湿,乃至爱心所呵护的结果。有人为了追求包浆效果,常常将新品用蜡打,皮鞋油擦,色拉油浸,于是也出现了一种光亮,但仅是一种肤浅的浮光,与精光深邃的包浆亮有千里之别。近年作伪的铜器,如佛像、香炉等,可以作成旧色,看似古色古香,可难以造成深邃的包浆亮,会露出破绽。
包浆在家具行业中,也称作“皮壳”,皮壳的概念,应该是经长年累月气候冷热干湿不等的条件下,通过空气氧化而使器物形成一种肉眼可见的表皮,加之几代人长久使用触摸使这层皮壳闪现出一种自然的光泽感,且柔和浑成无一丝做作感。紫檀、黄花梨等一些高档木材,本身有些油性,年深月久,油质外泄,和空气中的尘土、人们触摸的汗渍,互相融会成了“包浆”,摸上去没有丝毫寒气,反而有温润如玉的滑溜感。
包浆的形成,主要还是由人们把玩、擦拭、使用频繁所引起的,这里面事件和人物是包浆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些老家具上通常都会有包浆,但仿古家具的造假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最常见的造假方法就是将新制的仿古家具进行特殊的加工做旧,冒充古家具出售。造假者通过在仿古家具表面涂抹弱碱,甚至涂抹染发剂等方法,达到新家具颜色变深的目的,利用一些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制造年久腐蚀的假象,达到混淆真假的目的。
伪造包浆是其中一种方法。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经常抚摸的位置,会出现自然形成的包浆。为了做出包浆,作伪者常用漆蜡色作假,甚至用皮鞋油使劲擦拭。一红木家具厂老总说,包浆的伪造,说白了就是使劲擦,让一个工人什么都不干,就只抚摸打磨这件家具,过不了一个月,就形成所谓的包浆,虽说它也是由空气中的尘土、人们触摸的汗渍,互相融会而形成的,但这也属于伪造的。新仿的包浆一般都不自然,而且有的厂家一不小心在家具不常被抚摸的地方也形成了“包浆”,而且新作的包浆有粘涩阻手的感觉,全没有自然形成的包浆那样温润滑溜。
标签: 果实 岁月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