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专家观点信息编号:196540
专家观点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以下专家观点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专家观点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专家观点正文(原文):
陈先生介绍,五一过后请了一家装修公司开始装修,与对方签订了装修合同,预算是10万元,合同中约定按实际结算付款。几天前,装修结束,陈先生验收后,结算让他吓了一跳,10万元预算的装修费用居然需要近15万,大大超出他的预算,陈先生认为费用超过预期,不同意付超额部分的款,双方僵持不下。 事实上,类似家装纠纷近年来不断发生。近日,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家装旺季应提高警惕,预付定金需谨慎,签订合同时尽量明确各细节和项目。 ◆三大问题致家装消费纠纷频发 许多装修公司都以先收定金的形式来绑定客户,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行业规范的缺失,许多消费者在交了定金后却遇到了各种问题。据统计,消费者反映家装消费过程引致纠纷的主要有三大问题: 1、免费设计猫腻多 交款容易退款难 由于家装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装修公司加强了宣传,打着免费测量、免费设计的噱头,吸引广大家装业主的眼球,并想尽方法让消费者交付定金,许多消费者却遇到了“交款容易退款难”的问题。 一是测量、设计完毕后,装修公司以“行规”为由,要求先交定金才能出图纸,消费者往往持着渴望和着急的心态,在没有任何约定的情况下草率交付了定金,付款凭证除了写着是“装修定金”外,没有任何关于免费设计或不满意可退款的约定事项,当消费者对设计不满意或认为预算报价太高而要求退款时,往往都被拒绝。 二是装修公司在没告知要另加费用的情况下,误导消费者或擅自为消费者设计三维效果图,当消费者对设计不满意或认为预算报价太高而要求退款时,商家却表示平面设计图免费,三维效果图需要收费,在退定金时变相扣除消费者的设计费。 2、口头承诺不履行 出现问题举证困难 一是许多装修公司在搞促销时都会作出优惠承诺,当消费者提出进一步优惠要求时,工作人员往往以不能给其他已下定的业主知道为由忽悠消费者,对进一步优惠事项只作口头承诺而未在定金凭证上注明,消费者与装修公司签订正式合同时要求商家履行优惠承诺,却遇到了举证困难。 二是有的装修公司在收定金时只做出大概预算而不出具正式预算,虽然列出了装修项目的单价明细,却故意按较少的工程量给消费者计算出一个“吸引人”的总预算,并以“最终预算还需大量工作才能计算出来”为借口,要求消费者先交定金,当消费者提出质疑时便口头承诺“消费者可退款”,然而当消费者无法接受最终预算而要求退款时,装修公司却以消费者在交定金时已接受其报的单价,最终预算高是因为工程量多为由不予退还。 3、装修合同留陷阱 额外增加费用没商量 家居装修往往都在交了定金,经过对工程量进行估算并拟出了预算后才正式签订合同。消费者在签订正式合同时,往往会发现合同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甚至存在消费陷阱。 一是价格不明晰,部分装修合同预算内容过于简单,只简单地列出了大概的工程项目和价格,没有列明各装修项目单价、总工程量和总价,容易出现结算纠纷。 二是有意缩小工程总量,有的装修合同虽然列明各装修项目单价、总工程量和总价,而且算出了看似比较优惠的总价,但装修公司往往会以“最终结算以实际工程量为准”的条款设置了消费陷阱,在预算报价时有意缩小工程量的规模(如墙面面积、线路长度、管路长度等),实际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差异很大。 三是辅材不清晰,有的装修公司虽然列出了土建、水电、吊顶(吊顶装修效果图)、木工等装修项目的费用,但却不注明相关项目材料的品型及价格(如水泥、电线、管道、板材等),当消费者发现装修公司使用的只是一般材料而要求更换时,装修公司则以优惠报价只能提供指定的产品为由不予更换,或者是要求消费者增加费用。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部分知识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36375289
标签: 签订合同 家居装修 需谨慎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