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专家观点信息编号:185164
专家观点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以下专家观点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专家观点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专家观点正文(原文):
十环网提示:以下为知识内容
近日笔者去古玩市场看家具,见有些红木家具很是可疑,仔细鉴定,这类家具分量轻,纹理粗,还有不少铁钉,再看内里,发现在角落处露出白木木料的痕迹。原来这是白木家具被涂漆成类似红木家具的模样,商店员工还说这是整修过的红木老家具。又走了几家家具店,发现类似家具不少,这里特别提请广大消费者注意:当你挑选购买红木家具时,要仔细鉴定,谨防上当。那么,如何简单地鉴别老家具?
通常来说,老家具的年限只是局限于明清民国时期,因为之前,很少有家具传世。这个时期的家具一般粗分为两类:白木家具与红木家具。所谓的白木就是那些颜色偏淡(图1),木纹粗,比如榆木、松木、榉木等;所谓的红木家具,包括紫檀、黄花梨、红木、铁力木等所有硬木家具,通常这些硬木木纹细(图2),分量重颜色深,做工全用卯榫结构。
小心白木家具冒充红木家具
笔者发现,白木家具冒充的老家具,里面有铁钉,显然违背了古代家具制作的原理。老家具中既有白木家具,也有红木家具,明朝家具使用的木料通常为紫檀、黄花梨、鸡翅、铁力木、楠木、榉木、胡桃木等。明式家具以展现木材的天然色泽和纹理,以及木结构楔接为主要特色。造型、装饰上不求繁复,注重各部构件的比例尺度,特别注意与人体各部位的密切关系(这早在宋朝家具上就体现出来),其制作精巧,一线一面皆严谨准确、艺术品味不同凡响。流传至今的明朝家具以明朝后期居多,且多出自苏州工匠之手,苏州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
清朝早期沿袭明式家具风格,木料选择稍微起了变化,由于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料十分稀少,红木等材料做成的家具浮现而出,到乾隆前后已形成制作流派,并以地区命名,如“苏作”、“京作”、“广作”、“晋作”等。到民国时期,本土家具也采纳了一些西洋风格,形成特有的时代风貌。“京作”家具,多为宫廷所作。为显示木料的质地和纹理,通常将纹理好的料用于显要位置,很少上漆。“京作”多为硬木家具。“苏作”家具,十分讲究精雕细镂。当然纹理好的,同样用于迎面,不作修饰。“苏作”习惯镶嵌瘿木,装饰手段较为多样。用料巧妙,搭配合理甚于其他地区。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部分知识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36375289标签: 冒充 鉴别 木家具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