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施工验收信息编号:184577
施工验收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以下施工验收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施工验收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施工验收正文(原文):
十环网提示:以下为知识内容
1、内衬材料的发展
根据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的煅烧特点,在窑内大量地使用碱性砖。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水泥窑燃料主要为燃油,从过渡带至烧成带均采用镁铬砖,80年代起,因燃油价格上涨,燃煤逐步取代燃油,此时发现在原料中碱硫含量较高的窑上过渡带镁铬砖使用周期远较烧成带镁铬砖的使用周期短,此时,适宜于过滤带工况条件的尖晶石镁砖逐步在过渡带得到应用。80年代中期,部份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限制6价铬公害加速了此进程。进入90年代,因环保需求和价格更为便宜的工业废燃料逐步取代燃煤,对耐火衬料提出更为苛刻的技术需求,促进了各种碱性砖的发展。
2、各种碱性砖的技术发展过程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所用的碱性砖有4种,即镁铬砖、尖晶石镁砖、白云石砖、镁锆砖。分别介绍其发展过程。
2.1镁铬砖
镁铬砖是从冶金工业平炉引进的,早期为硅酸盐结合镁铬砖,性能较差,适应不了新型干法窑熟料液相和碱氯硫等有害成份的化学侵蚀,机械性能也较差,从上世纪60年代起,出现性能优良的直接接合镁铬砖取代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直接结合镁铬砖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性能,抗SiO2侵蚀,和抗氧化还原作用。同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抗机械应力,以及较好的结窑皮性能,因而大量地用在烧成带和热工制度稳定的上过渡带。由于镁铬砖在水泥窑内使用时,在碱(或硫)的作用下,稳定的3价铬转化为氧化能力极强的6价铬,对人体的皮肤、呼吸神经、肺等造成严重的危害,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工业化国家纷纷制定一系列环保、卫生等方面的规范,对水泥窑的镁铬砖的残砖和水泥厂排水进行全面监控,镁铬砖的使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镁铬砖由于优良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在世界上相当多的地区和国家仍在使用。进入上世纪90年代,性能更为优良的超直接接合镁铬砖已出现在工况条件较为苛刻的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上。
2.2尖晶石镁砖
尖晶石镁砖产品出现较早,但早期产品对热应力敏感性强,抗盐侵蚀能力不足,以及挂窑皮性能差等缺点,一直未能在水泥窑上大量应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铬公害以及燃煤燃烧和原料性能的影响,出现了预反应尖晶石砂和镁砂为基本原料制成的砖,由于具有比镁铬砖优良的热机械性能和抗热化学侵蚀能力,以及具有无铬化的特点,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预分解窑的上过渡带逐步取代镁铬砖。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部分知识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36375289标签: 内衬 浅谈 干法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