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网知识数据库提供免费浏览整站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装饰图片 >> 正文
 

居住建筑发展概况

十环网知识数据库整理     时间:2014-06-23 15:41:00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内容提示: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行)之一,人的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居住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居住建筑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是人类生存活动和社会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空间

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装饰图片信息编号:188100
装饰图片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装饰图片信息说明
以下装饰图片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装饰图片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装饰图片正文(原文):

  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行)之一,人的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居住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居住建筑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是人类生存活动和社会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空间。从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寻找一般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基本的思考问题方法。我们研究居住建筑设计,首先就要了解居住建筑的发展概况,这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居住建筑的设计及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由于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的主体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住宅建筑的发展轨迹来了解居住建筑的发展概况。


  我国真正愈义上的现代住宅发展应该以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为起点,这不仅因为新中国成立前住宅建设的暖乏,更重要的是新制度的建立导致的对住宅问题的政策性干预,必然促使住宅建设走向一个新的时期。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按时间顺序对住宅建筑的发展轨迹作一分析,以便找出各个时期的一般特征;在空间上则以住宅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城市为背景。

  (1)模仿欧苏的住宅。新中国成立初期,住宅设计大体是按照欧关的生活方式进行平面布局:以起居室为中心组织其他空间,多为低层,一般为砖木结构,少址为钢筋混凝上结构。20世纪50年代中期引人了苏联单元式设计手法,取消了以起居室为中心的套型模式,改为内走廊式布置,增加r独立房间,改善了厨卫条件,当时十分强调加大进深.减小开间尺寸,以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但由于面积标准较高,被迫使多个家庭合用一套住宅,使用非常不便。

  (2)“浅基薄墙”的简易住宅。20世纪60年代,国家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了一批简易住宅,缩小了建筑物的开间与进深,厨房及厕所的尺寸也极小,并不分地区、条件.广泛采用“浅基薄墙”等节约措施,住宅的简易程度已不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与房屋的基本要求,形式也相对简单。如上海市首批建造的2万户工人住宅,平面为二层宿舍式.套型基本为一室户.部分为二室户.一梯多户.合用厨房.卫生间设在底层。

  (3)初具雏形的高层住宅。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大城市土地缺乏,而住宅又非常急需的矛盾,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兴建了少最高层住宅.同时也促进了高层建筑技术体系的积极探讨。但山于受建筑标准控制的原因,大多居住条件差,设备简陋,居住满意度较低。

  (4)“小方厅型”住宅套型的出现。随着70年代末我国人口控制计划的有效实施,我国家庭人口结构向小型化发展,在同样套型标准的居住中,人均居住面积有很大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多种功能混在一起的住宅平面,于是将用餐活动从“居室”中分离出去的“小方厅型”住宅套型开始受到青睐。这种住宅套型是将原来的交通空间放大,使之成为能够容纳一张餐桌的“小厅”,并进而变为小明厅。实际上这个交通空间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单纯的交通空间演变为交通与用餐兼备的复合空间,是住宅内部“食寝分离”的一种尝试。同时,在这一时期也注意了住宅的系列化成套设计,特别强调模数参数,以定型基本单元组成不同体型的组合体;开始加大进深缩小面宽的设计,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但由于受当时唐山大地震的影响,特别强化住宅的抗震性能,给平面布局的灵活性带来一定的限制。

  (5)“大厅小卧”住宅模式。1984年全国开展了“砖混住宅新设想方案竞赛”,首次要求提高砖混住宅的工业化水平,以30%为基本系列,推行双轴线定位制,以保证住宅内部的装饰装修制品、厨卫设备、隔墙、组合家具等建筑配件走上定型化和系列化的道路。方案设计中首次引人了“套型”的概念,把人们的起居、接待客人等活动逐渐从居室中分离出来,实现“居寝分离”,以致原来的小厅逐渐变成明厅、大厅,卧室由于功能变少而变小。从此,“大厅小卧”的住宅套型开始得到发扬,并逐渐向现代起居生活迈进。

  (6)强调使用功能的住宅套型。1987年举办了“中国‘七五’城镇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此次竞赛由于受现代生活居住行为模式的影响.“大厅小卧”住室套型模式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特别重视了室内使用功能,利用有限的面积,创造出丰富实用的空间,如对厨房、卫生间的设计受到特别关注。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把大厅看作是小厅面积的扩大;为了节地而片面加大进深,使室内功能空间的使用功能和采光通风效果下降;以小开间的概念设计大开间,只不过是机械地扩大开间来达到空间的灵活性;高层住宅设计成了多层住宅的登加,忽略了高层的结构选型、套型平面布置等问题。

  (7)商品住宅套型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在以“我心目中的家”为主题的全国首届城镇商品住宅设计竟赛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商品住宅的特征,探讨商品住宅的套型设计模式,以更新设计观念。重视对中、小套型的平面组合、室内空间的灵活度和适用度的增强以及室内外居住环境的创造。建筑师精打细算,在每一平方米的利用上下工夫,以满足商品市场的需求。

  (8)追求舒适度的住宅套型模式。21世纪初以来,住宅设计逐步由追求数量向讲究质址,由粗放型向精品型转变。套型模式开始追求适应性、舒适性和居住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充分利用面积和空间、节地节能、改善厨卫功能、能源利用、地方风貌、新结构材料应用等方面,出现了利用空间的众多手法。如变层高、复合空间、坡屋顶以及四维空间等。

  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住宅建设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居住建筑和居住环境的发展建设水平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涉及社会文化、地域文脉、民俗风情等客观因素。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同一时空条件下不同层次需求的并存,历史的实际情况并不像在纸上描述的那样明确。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部分知识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36375289


标签: 居住   发展概况   建筑 相关知识
  • 建筑面积计算的专业术语
  •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区别
  • 内阳台和外阳台区别 内阳台怎么计算建筑面积
  • 室内建筑空间设计的原则
  • 创造温馨居住环境 家居装修主材选购攻略
  • 居住型公寓 警惕家装报价“陷阱”
  • 青筒瓦建筑:完美杰作
  • 建筑外墙涂料脱落谁之责?
  • 探索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让建渣变建材
  • 浅谈建筑地坪漆材料研究的内涵与方法

  • 转载请注明:十环网(谢谢合作)

  • 上一篇: 家庭装修工艺分类
  • 下一篇: 东南亚风格装修_陈设物的灵性
  • 热 门 搜 索

    热门知识

    绿 色 标 志

    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认证,由十环标志网提供认证与咨询方面问题解答.
    第三批2008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发布

          
    中国环境标志          绿色环保联盟

    绿色环保联盟: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绿色环保委员会发起,由企业自律,绿色环保联盟和消费者监督,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都要履行绿色环保公约,建材和装饰材料可以申请加入,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企业优先加入!

    十环联盟企业

    网站首页 | 认可标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供应 | 商城 | 求购 | 行情 | 公司 | 展会 | 资讯 | 招商 | 品牌 | WAP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