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年轻女孩李文青突患急性淋巴白血病,在急需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时,才发现一直陪在身边的父母并非亲生。(相关链接:出生仅4天就遭亲生父母遗弃 24岁白血病女孩寻亲救命)
可是,时隔23年,茫茫人海,连女孩的养父母都未曾与她的亲生父母见过面,他们此时在哪?女孩能找到他们吗?昨日,导报记者辗转联系到陈阿姨,正是她,当年从李文青亲生父母手中接过女婴。
寒冬晚上
小伙子含泪送女婴
昨日傍晚,导报记者联系上当年将文青从生父手中接过的陈阿姨。23年前那个晚上的情景,她还依稀记得。
陈阿姨住在建瓯市立医院附近,当时她在医院边上租了一间小屋子,专门帮院里的人做饭、煲汤。
陈阿姨说,她记得1988年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气温很低。当时,陈阿姨正在店里忙活,一位年轻小伙子怀里抱着一个女婴站在她面前,欲言又止。沉默了一会儿,小伙子终于开口:“大姐,求求你把她交给好心人养吧,不然她跟着我们也是受苦。要是你不帮忙,我们也只好丢了她……”说着小伙子有点哽咽,他说他是孩子的爸爸。小伙子不舍地看了一眼怀中的女婴,然后把她塞到陈阿姨手中,夺门而出。这个被塞进陈阿姨手中的,就是小文青。
“回来,你回来啊……”陈阿姨说她追到门口,但小伙子的影子已被夜色吞没,看着在怀中熟睡的女婴,长相可爱,陈阿姨连声叹气:“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
陈阿姨说,事情就是这么巧。就在这事发生前几天,陈阿姨听说豪栋村有对李姓夫妇特别想要一个女孩,陈阿姨还特地打听了他们的为人,知道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后,才放心地把小文青交给这对夫妇。
从此以后
文青生父再没出现过
直到1993年,陈阿姨才关了小店。
陈阿姨说,从1988年到1993年这5年间女婴的父亲再也没回来找过她,也没人来找过女婴。在得知李文青的病情后,陈阿姨也十分揪心:“我拼命想,可就是想不起来他的样子。我也很想尽我的能力去帮她,但是……”陈阿姨说,那几年有不少人生了女孩就不想要了,所以她对文青的亲生父母已没有特别的印象,长什么样,说话的口音,都不记得了。
“当时来我店里找我做饭的大多数是乡镇的人,女孩的父母也来过我店里,我记得她爸之前来店里找我,说老婆刚生两三天,要炖点补身子的汤。按理说,是建瓯本地的,家人都会送吃的,不会在外面找人买,应该不是建瓯本地的。”陈阿姨推测。
联系上当年管理产科档案的人
文青的姑姑连日来到处奔波,找遍身边的朋友,前日,她终于打听到在文青被送出医院那天出院的几位产妇的住址。
父亲一刻也等不了了,他赶往川石,几番辗转才找到那位“可能”的母亲,但是对方称自己并没有抛弃过孩子,拒绝再与他交谈。
马不停蹄地,父亲又赶往徐墩,从白天一直找到夜里,走遍了徐墩镇,也找不到“可能”母亲的家。
夜里,父亲失望地回到家中,乐观的文青还不断安慰爸爸:“爸,没关系,会找到的。”
昨晚,文青的母亲告诉导报记者,文青的姑姑通过朋友,终于找到了当年在医院管理妇产科档案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位工作人员到厦门出差了,要周二才能回建瓯。“保佑记录都在,那就有希望了,只要记录在,肯定能找到!”朴实的母亲,把每个希望都抓得很紧很紧。
连线爸妈,
请用你们的10毫升血救救我
陈阿姨的出现,让文青看到了一丝希望。昨晚,导报记者电话连线文青,电话中,文青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她说,如果自己没有得这种病,就算知道亲生父母是他人,也未必会执着地去寻找,因为,她的成长中已有了足够的父爱和母爱,她并不孤单。
“早上又做了一次血常规检查,还是不达标,白细胞一个劲地往下掉,血小板无理由地往上飙。从医院带回来的药已经吃完了,杨主任说之前注射的重组人白介素会导致白细胞升降得很不稳定,现在必须等自身恢复正常了才能接着治疗。我的心变得有一些忐忑了……”她知道,时间真的很紧迫。
23年,虽与亲生父母未曾谋面,但此时,文青想说:“自我知道身世后,从未想过要怪你们,未曾想过要从你们身上索取什么,更没想过要让你们为我分担什么,是你们给了我生命,现在,如果你们看到我了,请你们用身上10毫升的血救救我。”
立场
23年后,再给她一次生命
10毫升血!亲生父母!让人望眼欲穿!
焦急的不只是这位花季姑娘,还有她身边亲友,以及无数陌生的读者、网友,此刻,都是同样的难受与心焦:文青的生父生母,能感知这份滴血的呼唤吗?应该能!现在这个信息社会,传递消息似乎不成问题。那么多与李文青毫无瓜葛的陌生人都知道了,命运之神一定也会在冥冥之中把这个消息带到跟她有着血缘至亲的父母那儿。
但是,他们会出现在女儿的病房中,给这个他们已经亏欠许久的孩子带来重生的希望吗?
文青已经说了,她只需要亲人身上10毫升的救命血!这个孩子的人生历程中,生父生母已经缺席太久。现在,在她生死攸关的时刻,双亲怎么可以继续隐身?孩子精彩的青春才刚刚拉开帷幕,父母怎么能忍心看着她过早枯萎?尤其这个孩子是那样的美丽、懂事,是那样的渴望活着!
文青的亲生父母,你们如果听到女儿的求救,请现身吧!23年后,你们再给她一次生命吧!(冯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