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9月26日电 (张洁荣 刘贤)9月对曾国会一家来说是难熬的。记者日前在四川省医院住院楼见到曾国会时,她正焦急地询问自己13岁儿子的血小板量。对白血病患儿来讲,血小板量就是生命量,每一次下降都意味着又一次昂贵的治疗。
去年12月知道孩子患白血病后 ,曾国会就开始变卖家产、四处筹钱。她说,儿童白血病医疗费用一般是10万到30万元人民币,儿子病情不稳定,危急时十天就要花去上万元。“我是隆昌镇一个普通农民,没有钱,想治都没办法”,曾国会说,打零工一个月的工资只够儿子一天的治疗。为了照顾儿子,她无法从事长期固定工作,一家人只能靠丈夫微薄的工资勉强糊口。
对于白血病、先心病等需要高额治疗费的患儿家庭来说,钱就是救命的“血库”。为减轻农村家庭治病负担,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四川省作为农村人口集中的大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基金为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该项工作。
在曾国会儿子所在的病房隔壁,来自阿坝州的患儿曹国兴一家就是这一政策的获益者。目前,曹国兴已获得5万余元的救助金,病情稳定后已回到家中休养。这给了曾国会一家信心。她办理了相关申请,也顺利通过新农合报销了近半花费,第一疗程结束就可以拿到8万元的“救命钱”。
记者从四川省卫生厅了解到,此前,该省以中江县和富顺县为试点县,规定白血病、先心病农村患儿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费用新农合按70%给予报销,属农村贫困家庭的儿童,民政部门再给予20%的医疗救助。
四川省中江县13岁的白血病患儿蒋浩,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已逐渐康复,今年的医疗费花去2万多元,按去年的标准能报销45%,而今年新农合为他报销了全部费用。
截至2011年7月底,四川省共有161名白血病儿童得到补偿,共报销费用293.56余万元;166名先心病儿童获得补偿,共报销费用307.30余万元。
如今,曾国会的心放松了些许。她说,这个疗程结束就去处理报销手续,为下一步治疗做准备,让孩子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