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招标 | 采购 | 新闻 | 价格 | 产品 | 名录 | 黄页 | 论坛 | 标准 | 报告 | 知识 | 图库 | 视频 | 排行榜 | 展会 | 资料 | 工具 | 十环 | 证书 | 标志 | 投稿 | 投诉 | 设为首页

本栏目总共有 154355 条建材知识 历史数据12万条
热门关键字:  地板  石材  瓷砖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中心 > 健康知识 > 内容

社会误区致每年20多万中国人自杀 专家解读

2011-09-10 09:42:13      十环网

  中新网杭州9月8日电(记者 沈兰 通讯员 施水泉)国际预防自杀日在即。"只要全社会对自杀问题加以高度重视,每人每地都真正地负起责任,关注自杀的高危人群,自杀现象就会大大减少。”8日,专家在杭州市疾控中心举行的“国际预防自杀日”主题宣传活动上指出。

  严峻的现实

  杭州市疾控中心该中心精神卫生所所长曹日芳,针对有关专家还就如何识别自杀认识上的误区、如何有效防范向广大市民提出具体建议。

  据曹日芳介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自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自杀是前三位的死亡原因之一。每一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

  每一年,数百万人有过严重的自杀未遂。1/4自杀者是青少年和小于25岁年青人。中国人群中第5位死因就是自杀,并成为15-34岁的年轻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有消息称,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诸多的社会误区

  曹日芳告诉记者,令人关注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现一些与自杀有关的迹象,由于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导致自杀行为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阻止。

  误区1: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曹认为,一般应该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与一个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可能使其产生相信的感觉,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缓解他们的压力,愿意花时间重新获得控制。

  误区2: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真正自杀。事实上,有这个误区的人较多。事实上大量的自杀身亡者曾经威胁过别人或者对他人公开过自己的想法。

  误区3: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从自杀者的角度看,几乎所有采取自杀行动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误区4、自杀者一定有精神疾病。“事实上,仅有小部分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死亡者患有精神疾病。他们大多数人是处于严重的抑郁、孤独、绝望、无助、被虐待、受打击、深深的失望、失恋或者别的情感状态的正常人。”曹日芳指出。

  误区5:想要自杀的人是真的想死。从案例总结专家发现,很多人并不想死,他们只是想要逃离那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境遇,大部分曾经想过要自杀的人现在都很高兴他们还活着。他们说当时他们并不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想终止自己的痛苦。

  误区6:自杀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事实上自杀倾向没有遗传性,它是习得的或者是情境性的;

  误区7、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专家点评: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自杀企图,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要么克服这种想法,要么寻求帮助,要么死亡。如果他们自己能够从短时的威胁中恢复过来,学会适应与控制,就会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误区8、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威胁可能结束。(完)


上一条:消委会称广州抽检凉果蜜饯食品达标率不到7成
下一条:福建捣毁一地沟油非法加工点 产销至福州等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网络  

 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转贴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网 添加到百度搜藏 Sina ViVi 添加Google书签 Yahoo收藏 添加到鲜果 转发到新浪微博我要评论】【进入论坛】【招标网




绿色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认证,由十环标志网提供认证与咨询方面问题解答.
第三批2008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发布

      
中国环境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发起,由企业自律,十环产品评定办公室和消费者监督,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都要履行绿色环保公约,建材和装饰材料可以申请加入.

推荐十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