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蚊虫的活跃期,记者从市一院皮肤科了解到,近一两个月来,每天都有近百名儿童去看皮肤病,其中,50%以上都患了虫咬性皮炎。那么如何预防呢?听皮肤科医生来说一说。
■容易被哪些虫咬?
最常见的是蚊子、跳蚤和螨虫
能引起皮炎的昆虫很多,最常见的是蚊子、跳蚤和螨虫。另外如蜜蜂、蝎子的毒刺,桑毛虫、松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隐翅虫、千足虫等毒虫更危险。
■野外活动怎么防护?
最好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
近期天气炎热,很多重庆人选择到山间避暑。在野外活动时,一定要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带上驱蚊手环、灭蚊灯等物品。最好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睡觉时,要使用蚊帐、纱窗,关灯睡。
■遭咬后怎么处理?
应尽可能拔除毒毛,吸出毒液
不论被何种昆虫叮咬,在患处中心都可找到叮咬的痕迹或是毒毛,应该尽可能拔除毒毛,吸出毒液。
隐翅虫:体内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是它体内有毒液,被打死后毒液就会流出来,所以不要拍打。
螨、蚤:治疗前须先洗澡,更换清洁的衣服。被虫咬后都要避免抓挠,轻微的可外用各种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山宝皮宁酊等。如有明显红肿、破溃出水,可用黄连素水湿敷后外涂百多邦、达维邦等抗生素软膏。尽早去医院治疗。
千足虫:用大量肥皂水清洗,不能用酒精,同时将冰块置于受伤部位,尽快到医院就医。
被千足虫咬了没去医院 男子右腿突然不能走路
被千足虫咬了,拖着不去正规医院就医,33岁的四川遂宁市蓬溪县男子秦敏右腿因此残疾。昨日,解放碑重庆三峡银行,他正手拄一根木质拐杖,一瘸一拐地在小什字附近的垃圾桶里搜索饮料瓶。
他说,2005年7月13日,他在出租房内睡觉,一只千足虫(当时以为是蜈蚣)爬到他的右脚上,他一巴掌打死了它。不久,脚踝就肿胀发炎。因没有足够的钱,他一直未去正规医院治疗,自那以后,他的右小腿常常疼痛,后来,膝盖也开始肿痛,去年9月23日,他突然不能正常行走了。
在滨江路附近一诊所工作的罗医生曾给秦敏看过病,“这明显就是耽误出来的病”。昨日,秦敏解开缠在膝盖处的纱布后,整个右腿膝盖处呈现腐烂和肿大的状况(如图)。“初步诊断是膝关节滑模组织炎。”罗医生说。
西南医院皮肤科主任郝飞认为,秦敏右膝盖肿大有两种诱因:一是千足虫咬伤右脚脚踝后,伤口感染了,细菌通过淋巴系统传导至右膝盖处;二是秦敏用药不当,引发接触性皮炎。(记者 谈露洁 实习生 刘宇 见习记者 付琳阁 实习生 阎杰 文 记者 任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