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8月18日电 (郭虹 袁儒青)虽然在怀孕6个月时便知道胎儿患有复杂先心病,但求子心切的长寿区37岁张女士还是坚持将孩子生了下来。记者18日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该院对张女士3个月的儿子进行检查,该男婴同时患有3种复杂先心病,非常罕见。本月,心胸外科专家为这位男婴做了手术,成功保住了张女士全家的希望。
据了解,家住长寿区的张女士今年37岁。她跟老公一直想要个孩子,但是由于身体原因,结婚五年她的肚子一直没得动静。2010年,通过四处求医问药, 36岁高龄的她才怀上一个孩子。当胎儿6个月大的时候,医生通过四维彩超发现胎儿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为了肚子里这条宝贵的生命,已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张女士毅然选择将孩子生下来。
今年3月30日,张女士成功生下一个男婴灿灿(化名)。担心儿子太小、身体承受不了,张女士决定让儿子长大一点再去做治疗。但张女士发现,虽然全家人对儿子呵护备至,这儿子却不怎么长肉,一直比较瘦小。吃奶非常费力,经常喘气。7月初,3个月大的灿灿出现感冒症状,被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肺炎。由于患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灿灿的病情急转直下。8月初,灿灿被转送到了重症监护室。
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潘征夏教授介绍,灿灿的病情非常严重,同时患有3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离断(C型)、主肺动脉窗(Ⅲ型)、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这其中的一种病都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三者合并在一起,非常罕见。灿灿同时还患有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重度返流。若不及早手术,患儿一般活不过1岁。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灿灿的生命正在一步步接近死神。” 潘征夏教授告诉记者,看着这个躺在重症监护室的三个月孩子正在无助地等待着救援。通过多次专家会诊,潘征夏教授决定冒险手术。经过充分术前准备,潘征夏教授通过3个多小时手术将灿灿原本断开的主动脉接在了一起,将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洞”用心包片补了起来,手术非常成功。17日,灿灿顺利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有望像正常孩子一样长大。
对此,专家提醒,高龄产妇生育风险会随年龄增大而成倍提高,因为身体各项机能没有年轻产妇恢复快,患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概率也要比年轻产妇高,不仅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还有可能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因此建议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最好不要晚于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