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7月22日电 (记者 丁思)来自马来西亚的兽医潘慧仪用医药棉花将“火针”包裹成纺锤状,蘸上食用油,点燃棉花棒;燃烧殆尽后,潘慧仪用酒精擦拭着羊的百汇穴,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撵着火针,准确插进动物穴位。
22日,“2011年发展中国家中兽医药学技术国际培训班”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现场授课,讲解中兽医药学“针灸学”,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的21名学员争先“演练”活体针灸诊断。
中兽医药学是中国几千年来民众医治畜禽疾病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诊疗技术,已成为现代兽医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日,除了“活体针灸”技术外,该研究所专家还介绍了中国传统中兽医“火烧战船”的诊疗方式。罗超应副研究员说,用食用醋擦拭动物身体后,盖上湿布,喷洒少量酒精,用火轻轻烤即可。该诊疗主要治疗动物风湿、扭伤、麻痹等症状,多用于形体高大的动物,如马、牛等。
Maria是西班牙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并兼职私人宠物医生。她说,她对中国传统中医很感兴趣,“我曾在ICU病房给病人尝试用针灸治疗,同事都觉得我的做法很疯狂”,目前在欧洲,中药针灸多用于小型宠物。
来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Azzam,1994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接受过中兽医知识训练,他也是他所居住城市当地唯一一名会使用中兽医药学的医生,一般用于治疗赛马和赛牛。
台湾的蔡焜洋说,台湾和大陆讲授的动物穴位信息存在众多不同之处,希望学员们能有更多实践机会,“毕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中医学不是几天便可领悟”。
“针灸学”课程上,使用活体动物开展的实践诊断引发海外学员的“好学热潮”。此次为期20天的培训班由中国科技部主办,主要讲授中兽医基础理论、动物针灸与临床、中兽医药的创制、药剂配伍等课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