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至今,山东“平价”药房已经走过了九年,九年之中,由于广大市民的吃药开支大大缩减,“平价”药房渐成风尚。现如今,“平价”药房的开拓者漱玉平民大药房已经不满足于“平价”,还喊出了“三天内差价补偿”的口号,以更多地让利于民。
2001年,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正在酝酿中,药品零售市场也在逐步放开,国家原来实行的禁止非国有资本进入药品零售行业的政策也开始松动。但“看病难、吃药贵”依然是普通百姓的生活重负,“住房、教育和医疗”成了压在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大众头上的新“三座大山”,降低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成为社会主流话题。
能否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当时漱玉保健品公司的两位领头人李文杰先生和秦光霞女士,凭着敏锐的市场触觉开始了对国内医药零售行业的市场考察。在亲眼目睹了全国最早的“平价”药房哈尔滨宝丰药店内消费者提着篮子排队购药的情形后,李秦二人察觉到“平价”药房可能会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一条有效出路,在济南成立“平价药房”的想法也由此诞生。
2002年5月18日,作为山东省首家“平价”药房,漱玉平民大药房西门店正式开业了。遵循“让利于民,薄利多销”的原则,秉承“明明白白购药,实实在在便宜;漱玉平民大药房为您节省每一分钱”和“药品真,价格低,服务好,待人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漱玉平民大药房开业伊始即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销售额也连创新高,迅速成为济南市日销量最大的零售药店。
说起当年济南市民如何看待“平价”药房,漱玉平民大药房总经理助理李强给记者讲了一个当时的故事:73岁老人张先生家住济南郊区,是一个患糖尿病多年的老病号,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仅靠退休工资的老两口生活十分拮据,光在医院拿药每个月就得花很多钱,知道济南出了个“平价药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从居住地白马山开始骑自行车一家一家的药店比较价格,历时6个小时才到了西门店,在医院花500多块钱、在其它药店花400多块钱的药,在漱玉平民花了150多块钱。
执意要见总经理的张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激之情,面对秦光霞时老泪纵横,扑通跪倒在地,说一定要代表泉城所有消费者感谢这样的“平价”药房,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九年过去了,现如今的漱玉平民大药房不仅一直坚持“平价”,药品价格始终比同行低,而且向消费者承诺,“三天之内差价补偿”,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在三天之内从其他药店买到了更便宜的药品,漱玉平民大药房将无条件地补偿中间的差价。(记者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