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招标 | 采购 | 新闻 | 价格 | 产品 | 名录 | 黄页 | 论坛 | 标准 | 报告 | 知识 | 图库 | 视频 | 排行榜 | 展会 | 资料 | 工具 | 十环 | 证书 | 标志 | 投稿 | 投诉 | 设为首页

本栏目总共有 30800 条建材知识 历史数据12万条
热门关键字:  地板  石材  瓷砖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中心 > 健康知识 > 内容

意外伤害逐年增加 国人具备急救能力不足1%

2011-05-07 09:44:19      十环网

  中新网杭州5月6日电 (记者 李飞云 通讯员 宋黎胜)一网友将留日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在上海浦东机场用刀将母亲刺伤的现场视频传到网上。在视频中,一名外籍男子第一个上前施救。不少网友留言感慨:“围了一圈的中国人,而上前施救的却是一名外国人,看来我们日常的救助意识和能力真有欠缺啊。”专家称,截至2010年,中国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仅有1000万名,不足全国人口的1%。

  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年报显示,2010年共出车373374次,较上一年增加6.54%,危重病人115952人次,疾病类型分布前三位的是:意外伤害46.69%;脑血管疾病9.18%;心血管疾病6.16,这三类疾病占危重病人六成多。

  医生介绍,像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钟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医学界将心脏初停后的10分钟称为“白金10分钟”,如果此间因心脏病、溺水、触电等猝死患者得不到紧急抢救,生命复苏的机会就非常渺茫。

  据中国红十字会披露消息,截至2010年,中国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仅有1000万名,不足全国人口的1%, “这就不奇怪为何在上海浦东机场围观了一圈的中国人,而上前施救的却是一名外国人了。”有关专家感慨地说。

  据悉,在发达国家,急救能力的培训非常普及。法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为其总人口的40%,而德国更是高达80%。在美国,仅接受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数就超过7000万名,相当于全美总人口的1/3。不少国家还明文规定,谋求某些职位时,应聘人员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令人遗憾是,我国公众普遍缺乏急救能力远低于很多欧美国家。

  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叶再元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讲,经过急救培训、具有一定急救能力的市民群众是院前急救的组成部分。因为在抢救的黄金时间里,基本上在现场的“第一目击者”不是专业的急救人员,而是普通群众。群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如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率和掌握程度至关重要。

  叶再元教授说,实施现场救治不仅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专业急救医务人员急救水平,同时希望多部门合作,有计划地培训市民群众,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及能力。”

  有关专家还建议,政府应该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将急救知识列入中小学常规教育课程,同时依附健康教育机构、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在社区中广泛普及急救知识,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和能力,让猝死者、危重病人在急救车到来前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完)


关键词:
上一条:广西5龄童下颌骨长巨大肿瘤 手术成功康复出院
下一条:数字化导航 国内脊柱手术机器人有“透视眼”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网络  

 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转贴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网 添加到百度搜藏 Sina ViVi 添加Google书签 Yahoo收藏 添加到鲜果 转发到新浪微博我要评论】【进入论坛】【招标网



  • 最新建材新闻



  • 最新视频新闻


图片建材知识


绿色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认证,由十环标志网提供认证与咨询方面问题解答.
第三批2008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发布

      
中国环境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发起,由企业自律,十环产品评定办公室和消费者监督,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都要履行绿色环保公约,建材和装饰材料可以申请加入.

推荐十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