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癌症病人给编辑部来信,表扬态度和蔼的主诊医生
医生的鼓励,是治病良药
因为上周临近清明小长假,去医院就诊的患者相对较少,医院病理科检测出来的癌症病例数也略有下降,但来自浙医一院、浙医二院、省肿瘤医院等6家采样医院的数据,仍然显示乳腺癌是女性的高发肿瘤。对老年人来说,要警惕的除了消化道癌症外,还有肺癌和前列腺癌。
昨日(5日),记者接到了一封癌症患者的来信。从凶险的疾病中走进来之后,她最感谢的是白衣天使,深切体会到,抗击癌魔中医生不仅要给病人先进的治疗方法,更要提供鼓励和心理的支持,给以充分的理解和关爱。现摘录这位名叫陆董(化名)的读者来信——
患上大病都有恐惧心理
医生和蔼病人才踏实
今年2月,我因乳腺疾病住进杭州市中医院乳腺外科病房,治疗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亲身体验让我有感而发,并借此向徐海滨主任及其医疗团队表示感谢和敬意。
我们这样住院需要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往往心理负担很重,心情忐忑,甚至恐惧,一脸愁容。
徐海滨主任医生态度和霭,耐心和我讲了很多,使我了解自己病情,他还仔细告诉我今后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等等,还讲了以前很多病人治疗成功的事,让我渐渐走出心理阴影,对康复充满信心。现在亲友们都说我不像刚发现病情那样愁眉不展了,我现在心情比以前好了,也很愿意配合治疗。
无论是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无论年龄大小、来自本地或外地,徐医生等都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位病人。作为一个病人,我真的很感激他。
……
39岁的朱秀珍是安徽籍来杭打工者,今年春节前在别的医院检查得了乳腺癌,医生态度冷漠,问几句就不耐烦。当时,她极度恐惧和无助,顿觉精神崩溃了,甚至想到放弃治疗,一家人哭成一团。
经一位曾在市中医院乳腺外科治疗过的邻居介绍,过了春节,她来到市中医院乳腺外科。
徐海滨主任等医生对她及其丈夫讲解完病情和治疗方案后说:“放心好了,首先是治好你的病,同时也会考虑到费用问题,尽量减轻些负担。”
朱秀珍说:“这些话说到我们心里去了,踏实多了”。
她对医生和病友说:“我得了这个病是不幸的,但遇到好医生又是幸运的。我一定配合治疗,像其他病人一样,争取早日康复,为了儿子、丈夫,也为了我自己,我要好好地活下去。”手术后,她一切都很顺利。
病人不可能高高兴兴来医院
但要尽可能让他们高兴回家
徐海滨医生十分敬业,每天早上7:30一定会提前上班,病人在这段时间去咨询病情,一定会找到他,而他都会耐心解答。
病人对徐海滨医生的亲切感来自他精湛的医术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的时候,他总会点头微笑示意,轻轻说一声:没关系,别紧张,并在病人肩上轻轻拍一下。这些小小的举动让人顿觉亲切和踏实。
每当一天的手术结束后回到病区,徐海滨医生总会来到当天手术病人的病床前查看,问问:怎么样?好不好?如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处理。
临下班前,他也必定会再查看一遍后才放心离开。
病人和家属都说,徐医生,你这样太辛苦了。徐医生却说,已经习惯了。
每当听到病人的赞誉时,徐医生会很诚恳地说:“病人患了病,不可能高高兴兴地来医院,医生有责任尽量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
徐海滨医生、胡祖健医生及其团队因人施治,对病人的病情分析透彻,沟通充分,那种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亲和、耐心的待人态度受到患者的普遍称赞和尊重。
去年在这里接受过治疗的曹女士,现已康复,回到了工作岗位。为了表示对医生的敬意和对市中医院乳腺外科事业的支持以及她的爱心,她个人出资30万元资助科研和特困患者,启动了一项“春妍乳腺癌资助基金”。(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