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院开设“记忆门诊”,专家提醒老年人出现好色贪吃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一个70多岁老人,满城买歪碟子,回家看一整天;一个大学老教授,能清晰重画几十年前设计的图纸,却想不起前一秒把银行卡放在何处。前者,已确诊为老年痴呆;后者,可能面临老年痴呆的威胁。
近日,省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开设“记忆门诊”,对老年痴呆提早识别诊断。“好色、贪吃,是老年痴呆特有的病理和症状之一。”昨日,省医院专家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了老年痴呆的几种表现,提醒老年人及时就医。
>>表现
案例1:70多岁爱看歪碟子
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军治疗老年痴呆已有10多年,接触的老年痴呆病人也各种各样。
“有个70多岁的老年人,每天满大街找卖歪碟子的,回家悄悄看。被女儿发现,就送来治疗。”肖军说,这是两三个月前的一个病例,现在这位老人已严重痴呆,连门都找不到了。老人从喜欢看歪碟子到认知能力几乎丧失,不到半年。
肖军说,通常大家理解的老年痴呆就是丢三落四、记忆力衰退、迷路,但有些患者出现好色、贪吃、捡垃圾等与平时相反的人格,这也是老年痴呆的特有病理和临床症状之一。
病人大脑皮质的细胞和组织受到损害,失去正常人对言语和行为的控制,使一些本能行为表现得更亢进。
72岁的老教授潘文(化名)因记忆力衰退就诊,听肖医生这么一说,觉得自己最近也有“好色”倾向:“这两年特别喜欢看漂亮女娃娃,看见就很高兴,以前都不觉得。”
案例2:突然不会开电视了
一年前,81岁的卫有生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看了几十年电视,有一天突然忘记怎么开电视了,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开关是哪里。”昨日,卫大爷的女儿卫兵讲起父亲发病前的表现,仍觉得不可思议。
去年3月前,卫大爷身上接二连三出现怪事:出门迷路,不会开电视,不会认时钟。在省医院诊断才得知,卫大爷患了老年痴呆,医生建议家属可以让老人做游戏进行治疗。
一年来,卫大爷的病情没有继续恶化,但游戏中常常发生一些离谱的事。“让他从1到100写数字,他有时中间突然少一长截,有时又多出一长截;认不来时钟,眼睛跟着秒针走,秒针在哪里就是几点。”卫兵说,父亲是一位离休干部,如今却像一个3岁娃娃。
卫兵说,父亲清醒时,也很理解儿女的辛苦,常常说“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案例3:想不起一秒前的事
潘文是大学建筑专业的教授,72岁,写书、练书法都没问题,甚至连50年前学的知识都能记得,几十年前设计的图纸现在能重新画一遍。
但对眼前的事,潘文却常常记不住。“刚买回家的盐,一转身就想不起放哪里了;水杯、银行卡、钱、相机掉了无数。”他酷爱摄影,由于每次用完相机都想不起放哪里,他已经买了四五套装备。刚买回新的,却在家里把刚“失踪”的找到。最近几年,银行卡和密码都由妻子保存。
“能清晰记得遥远的事,却记不起刚发生的事。这种记忆力衰退是老年痴呆的前期表现之一。”肖军提醒潘文对病情引起重视。
>>治疗
动手动脑画画打麻将
老年痴呆怎么治疗?肖军说,除药物治疗外,画画、写字、打麻将等动手动脑的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比较自闭、不爱说话、社交活动少的老年人,易患老年痴呆。”肖军说,2006年的一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打麻将的老年人发病率更低,“打麻将首先要组织人,讨论打多大,输赢后要算钱,既动脑筋又有社交活动。”
在省医院康复中心,还有一套针对老年痴呆的物理疗法,治疗器具多是一些卡片、拼图。
医生给卫大爷拿来几十张印有自行车、太阳、玉米等图的卡片,让他一一辨认并分类。卫大爷面对这一简单游戏时,表现得像几岁的孩子。
一张便池的图片,他说是注射器;一张打鼓的图片,他说是泥菩萨;图片分类时,他把铅笔和微波炉放在一起,自行车和太阳放在一起……
卫兵说,他们在家也会给父亲做类似的游戏锻炼,对控制病情有很好作用。
>>现状
大部分人不重视老年痴呆
“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90%都是50岁以上,也有个别病人才40多岁。”肖军说,相关统计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为5%,全国约有540万老年性痴呆病人。但是,绝大部分患者病情被忽视,实际就诊率不到10%。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人们通常拖延3年才以痴呆为主诉去求医,而70%的照料者表示,在确诊前都未察觉患者的各种痴呆症状,64%的照料者表示曾否认亲属患有此病,58%的照料者认为痴呆症状是正常的衰老。
这样的结果,导致大量老年性痴呆患者在短短几年后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人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医生提示
有以下症状者请尽快就医
“除好色、贪吃症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正常人更易患老年性痴呆,而抑郁症患者患老年性痴呆的可能更是高正常人10倍以上。化工厂的慢性中毒、酒精慢性中毒、核辐射,使用铝材质的锅或餐具也易导致老年痴呆。”肖军说,老年性痴呆一定要早发现,因为早期治疗非常关键,可以得到明显的好转。
他提示,出现以下症状者要尽快就医或咨询:
1.记忆力日渐减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如记不住熟人的名字和熟悉的电话号码,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等。
2.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如不记得今天是几号、星期几,不记得近期发生的事情。
3.难以处理以前熟悉的事务,经常算错账,出门会迷路。
4.语言表达出现困难,如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如难以胜任日常家务,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5.情绪变得不稳,喜怒无常,行为较从前明显异常,性格变得多疑、冷漠、吝啬等。记者 刘晓娜 实习生 高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