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论坛 博客 投诉 收藏 设为首页 信息发布中心 历史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知识中心 > 健康知识

药价7年降27次患者仍感觉看病贵

时间:2011-03-12 08:57:3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网络


  发改委宣布自3月28日起162种药降价 平均降幅约两成

  国家发改委再向高药价出击。据统计,此次发改委降低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已是近年来第27次。但有市民表示药价多次下调看病却依然贵,业内人士也指出,有些廉价药一降价就消失,医院还是开贵价药。

  继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降低了部分外资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之后,昨天发改委再挥大刀,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国家发改委对外资与本土企业各打“五十大板”,在华的近半外资药厂药品都有涉及。不过不少市民反映,药价已降了27次,担心此次降价仍难起到实际作用。

  单独定价药品药价仍很高

  记者在降价目录里看到,几乎老百姓常用的抗生素都在此次降价范围。但仔细对比了一下,享受单独定价药品的价格,比与其同样规格的药品仍贵很多,甚至有些品种两种价差十多倍以上。比如头孢拉定胶囊(250mg×12),由上海施贵宝生产的最高零售价为15.2元,而本土企业生产的最高零售价才3.6元。

  据悉,为鼓励企业进行药品研发,2000年颁布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给予创新药品定价方面种种优惠措施,使原研药价格逐步脱离一般药品的价格体系。事实上,除少部分处于专利保护期之内的纯正“原研药”之外,国内大部分原研药是专利保护期已失效的药品,但这些原研药依然享受的差别定价待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本次国家发改委向原研药“挥大刀”,已表明了物价部门正在努力减少这一差距,但是从价格上来看,原研药和本土药厂之间的价格差别仍很大。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还将分期分批降低其他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价格。

  企业影响

  进一步挤压药企的利润空间

  广州市一家大型制药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生产的大部分抗生素都在降价范围内。虽然目前带来的影响还未有具体的数字,但是面临的困难却很大。“新药典标准开始实施,企业投入上千万元来将进行技术提升,而新的GMP标准也出台了,虽然有五年的过渡期,但是也需要上亿元的真金白银投入。加上目前包装材料、蔗糖还有人工成本都在上涨,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国家发改委此次降低最高零售价,实际上就是将天花板往下挪,企业的利润空间势必受到进一步挤压。”该人士说。

  他还表示,其实这些常用药品的利润空间经过近几年的降价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水分”了。但是国家还要降价,企业只好调整产品结构,放弃一些不赚钱的产品,开发更有利润的产品,而这样的后果将使得消费者没有廉价药用。他建议,日服用金额在10元以下的药品,国家应该不再降价。国家应该给药厂留下活路和足够的利润空间,这样药厂才能有激情进行创新和技术提升。

  业界反应

  药品一降价廉价药就失踪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国家发改委曾26次降药价,而像本次降价一样,这些常用药品往往成为降价对象,而每次降价之后总会有一批药品因为价格太低而失踪。因为最高零售价定得低了,中间的运作空间就减小,在医生开单提成已经成为公开规则的时候,给医生的回扣一旦减少,该药就会被医生抛弃。比如抗生素品种这么多,医生不开头孢可以开阿奇霉素。

  而另一方面,目前医院药品加成机制是重要因素。按照规定医院在药品采购价的基础上可以加价15%卖给患者,医院采购100元的药,可赚15元,如果采购10元的药,却只能赚1.5元。因此,在药品采购上医院愿意首选贵药,这样就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而药品一旦被降价,它也可能被医院所抛弃。

  因此鉴于医生和医院的共同利益,在医院药品价格越高,医院的购销量就越大,相反一旦降价太多,药品就没了市场,企业只好不生产。这就是业内通常说的“降价死”。

  市民反映

  降了27次为何没有感觉?

  虽然近7年来发改委连续27次降药价,但是老百姓仍普遍反映看病贵。看个小感冒动辄两三百元非常正常,更别说有什么大病。家住越秀区的黎阿姨因肺炎曾两次住院,结果每次都花费在两万元左右,“从住进医院到出院,天天都打点滴,每次都花两万元左右。国家老说降药价,但是降来降去怎么还这么贵。”

  业内专家表示,药品降价了,医生可以选择其他高价药来代替。这使得每次国家降价带给患者的福利都被医院消化掉,而老百姓想获得好处却很难。另外, 目前医院对药品的滥用也非常严重,“全国每人每年被吊针8瓶”就是真实写照。结果看病贵并不是只靠降药价就能解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需要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等相互协调才能解决。”一位业内专家说。 (记者 黄佩)


上一条:医保药品目录新增866种药 糖尿病高血压类入选
下一条:下面没有链接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知识检索:    

热门搜索

    建材 十环网 地板 石材 瓷砖
    卫浴 木门 油漆 装修 大理石
    木地板 十环 壁纸 水泥 橱柜
    涂料 厨房 卧室 吊顶 石膏板
    板式家具 铝合金 玻璃 陶瓷 钢材
    板材 松木 化学建材 书房 客厅
    灯具 洁具 背景墙 金属家具 地板砖
    餐厅 儿童 墙纸 板式 实木家具
    保温材料 地板采暖 细木工板 家具饰品 混凝土
    门窗 纱窗 儿童房 净水器 家装
    防盗网 业主 陕西 监理 
    污染 石灰 别墅户型 玻璃胶 别墅

栏目热门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
·门口正对楼梯如何化解?
·滚筒式、波轮式和搅拌式洗衣机比较
·海尔高奏“国际歌” 小冰箱占据美国市场
·液晶电视与液晶显示器有很大区别
·生活窍门——给冰箱除冰,提高制冷率
·家电以旧换新,听上去挺美!!
·一体式课桌椅设计
·富有创意的自由组合书橱
·无绳电话辐射知多少?
图片新闻
印象石(caststone)施工指导
印象石(caststone)施
特石、印象石caststone的小知识
特石、印象石castst
“干性”和“湿性”印象石 (caststone) 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干性”和“湿性”
特石、印象石 (Caststone) 标准规范
特石、印象石 (Cas
绿色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认证,由十环标志网提供认证与咨询方面问题解答.
第三批2008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发布

      
中国环境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发起,由企业自律,十环产品评定办公室和消费者监督,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都要履行绿色环保公约,建材和装饰材料可以申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