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月里,13岁的河南女孩李娜的人生轨迹突然改变。在确诊为白血病的同时被查出是稀有的“熊猫血”;家人为寻找配型血源精疲力竭。
但在这个周末,一线转机出现,两位同乡欲为小娜捐献血小板。小娜家人通过中国稀有血型联盟发出求助后,已有10余名志愿者希望帮助小娜。
目前,小娜正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
来京治疗白血病
1月9日,她的小腿出现出血点,被当地医院怀疑为白血病症状。
次日,她鼻血不止,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查,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两天后,小娜再度流鼻血不止,急救车将她从郑州送至北京儿童医院,于1月13日进入血液病中心住院治疗,目前正接受前期化疗。
上周六,儿童医院血液病房护士说,小娜的血小板数仅1万多,若在化疗过程中出现出血状况,或血小板继续降低,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家人上网求助
得知小娜是“熊猫血”后,家人纷纷验血,却均不匹配,无法献血。小娜的表哥,正在上大学的孟可,开始通过网络为妹妹寻求帮助。“我上网查RH阴性血,通过中国稀有血型联盟的QQ群找到群主,请群主一起帮忙找同血型的志愿者。”孟可说。
中国稀有血型联盟负责人之一牛联中说,接到家属求助后,马上和志愿者联系。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名志愿者愿意帮助小娜,其中4人已通过“互助献血”的方式,为小娜献血或血小板。牛联中仍有些无奈,“小娜的情况紧急,可现在已是年关,组织志愿者献血不太容易,只能尽力。”
“互助献血”救急
小娜的姑父孟凡林通过河南周口市血液中心,在淮阳县找到4名同血型老乡,其中2人因身在外地及身体不适的原因不能献血,另两名老乡则连夜抵京,但都因未通过检查而无法献血。
稀有血型联盟志愿者中,有几名志愿者因感冒、刚做完手术等原因未能献血。
红十字血液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因捐献的血小板是对患者使用,各项要求都非常严格。
中国稀有血型联盟负责人之一牛联中说,接到小娜家人求助后,立即和志愿者联系。1月16日,在北京工作的刘丰财通过牛联中与小娜家属取得联系后,通过“互助献血”的方式,为小娜捐献了一份血小板。
“之前没献过血,去年的体检中才知道自己的血型是B型RH阴性血。”刘丰财说,他随后加入了中国稀有血型联盟的QQ群,并建立了一个B型“熊猫血”的QQ群,“希望能给同血型的人,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在网上求助后,真没想到有这么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帮助孩子。”小娜的父亲李前进有些哽咽,“不知道该说什么,打心里感谢他们!谢谢他们救孩子一命!也希望有更多同血型的人来帮帮孩子。” (记者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