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已达2000例,去年一年实现捐献517例,创下了建库以来的最好纪录。今天上午,中华骨髓库向社会通报了这一情况。第2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来自湖南一家公司的高管党春丽女士接受了“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荣誉证书”。
党春丽在2004年上大学期间在一辆街头采血车上献血,并填写志愿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同意书。毕业离校以后,她的通讯地址和电话都变了,当骨髓库发现她和一个孩子配型成功时却联系不上她。后来,工作人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人人网上寻找,竟然真的重新与她取得了联系,并最终促成了这次捐赠。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达4万人,有近百万患者可选择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进行治疗。中华骨髓库自建库以来,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组织工作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截至2010年12月,已经入库HLA分型数据128万人份,成为世界最大的华人骨髓库,并为配型成功者捐献造血干细胞2000例。
现场追访
为何只有2000例捐赠成功?
128万人有捐赠造血干细胞的意愿,为什么实现成功捐赠的只有2000例?中华骨髓库主任洪俊岭告诉记者,虽然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人数增长迅速,但是目前捐赠者和需求者的数量依旧相差悬殊,缺口巨大。由于遗传基因的原因,能够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倡导更多的人加入到骨髓捐献的队伍当中来,通过基数的扩大来找到更多的匹配者。
洪俊岭表示,目前扩大捐献存在的主要障碍就是观念和资金的问题。“虽然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早就改进了方法,但是仍旧有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捐骨髓是一个‘敲骨吸髓’的过程,不仅痛苦,而且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一些影视剧当中也有医生通过一根很粗的针管从人体髂骨处直接抽取骨髓,捐献者痛苦万分的镜头。实际上,目前的造血干细胞的提取技术早已改进,只需从静脉中抽取少量血液即可,近似于献血。”而且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提取造血干细胞,并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人体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失血或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下,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在一两周内,各种血细胞就能够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另外的困难就是资金缺乏。每完成一份造血干细胞的检测需要500元,128万份的检测是一笔巨额费用,因此中华骨髓库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
对于一些人反映的捐赠过程繁琐、时间漫长的问题,洪主任表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和捐赠者的健康,各种检测步骤一项也不能少。希望捐献者理解。(记者代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