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履约领导小组
不把和烟草有利益瓜葛的部门请出去,控烟无路可走
研究报告显示,烟草导致的健康危害已使其社会经济效应呈负制,去年,社会净效益已由1998年时的正1.5亿骤降至负600亿。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吸烟导致的年死亡归因会达到300万。与此同时,中国控烟的步伐却异常缓慢。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公约》缔约国控烟效果调查报告中,我国控烟履约绩效得分仅为37.3分,各项得分均为倒数。时至今日,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仍未出台。在控烟人士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当前的国家控烟履约小组在一些重要控烟问题上无所作为。
吴宜群(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10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年度控烟贡献奖,曾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
我们现在的控烟履约协调机制当中,工信部是组长单位,而烟草专卖局现在也由工信部代管,烟草专卖局的局长是工信部的党组成员;专卖局和烟草公司又是一家,它实际上代表的是烟草业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对于同一件事情,和烟草行业的关系不同,各部委的态度就不一样。比如烟草广告。我们建议修订广告法,工商管理总局的态度是参照公约及实施准则,尽管我们也不是很满意,但是它至少是在修订烟草广告的暂行办法。卫生部的态度非常坚决:不希望出台与公约精神违背的办法——就是广告法要修改,要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你还搞一个烟草广告管理条例干吗呢?而工信部的态度就往后退了,到了烟草专卖局,它认为根本不需要修订。
去年11月在乌拉圭举行的《公约》缔约方会议,旨在讨论公约的一些实施准则,我们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工信部和烟草专卖局人员,多次去提反对意见,强调烟草是我们的支柱产业,结果拿了个“脏烟灰缸奖”。
控烟涉及到十几个部委,缉私涉及到海关,烟农转产涉及到农业,无烟学校涉及教育部,烟草税涉及到财政部……我们认为卫生部牵头是牵不下来的,历来排队,卫生部都是排在后面(笑)。所以专家意见是建议国务院成立协调小组,由国务院来管,把和烟草行业有利益瓜葛的部门请出去;否则,这么下去控烟无路可走。
(谈到控烟的步伐为何缓慢,吴宜群几乎没有停顿地讲了四十分钟,语气越来越急迫,“我们为什么急?期限马上就到了!” 她说。)
[批注]
烟草局长日记:又全面完成任务了
在2010年引起轩然大波的“局长日记”男主角韩峰,是广西的一名地方烟草局长,在他的广为流传的私人日记里,有为数不多几处公务记录:
12月26日 星期三12―17℃ 阴
……今天访销完了,约超了100多箱,今年又是全面完成任务。
1月25日 星期五4―7℃ 雨
……下午表彰和总结,我们又得了先进,今年可以拿满工资了,达到25万元。
1月31日星期四0―3℃ 雨
……我们接着签责任状和总结。晚上大家又喝了不少。这个月下达7500箱的任务(月均5400箱),完成了7570箱,单箱额达到了9600元。
问责控烟监督
领导也是烟民,我们更不敢管了……
在日常我们工作的场所、就餐的场所、观看演出的场所,甚至公交车、电梯里,总会有一些烟民旁若无人地“放毒”,周围人的侧目甚至调侃,他们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让很多不吸烟的人无奈又愤怒,作为个人,非烟民们很难有权力、有能力抹下面子去制止,更无从举报,以下就是几个非烟民的憋屈事儿。
金子(化名,女民警,孩子还不到3岁):我们所里的男警察几乎一水儿是烟民,我们领导也是烟民,而且专门到我们办公室来聊天抽烟,说是放松,我们更不敢管了。
有时候到了下午,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的,熏得我头疼,嗓子眼冒火,这么一天下来,我感觉自己的头发里都在冒烟。我这样天天吸二手烟,要是得了肺癌,单位肯定不会给我算工伤,况且这一身烟味地回了家,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啊。
王峡(某出版社员工,不少“码字”的同事都喜欢抽烟):最难禁烟的地方就是办公室!都是同事,我能真为这事跟人家急吗?我也抹不开面儿啊。所以问题就在这儿了,我不喜欢他们抽烟又不好说,他们就利用这个,肆无忌惮地抽。
周春来:去年圣诞的时候,我跟朋友去吃饭,要求坐的是无烟区,可旁边桌上5个人个个都在吞云吐雾。我朋友叫服务员过来请她帮忙劝阻一下,服务员就是不肯。最后我朋友急了,拍了桌子问:“你没看见我穿的孕妇装?”服务员跟我们道了半天歉可就是不肯去制止,最后还是以我们换了桌了事。那些抽烟的人反倒从头到尾都在看热闹,没一点歉意。我就奇了怪了,本来是他们不对的事情,最后搞得好像我们挺没素质的,真让人气愤。
吴宜群:控烟做得好的国家,都有执法队伍,立法就必须有人监督,光靠自觉是不可能的,这个政府必须要花成本。比如疾控中心的卫生监督队,他们可以检查餐馆消毒柜,没有消毒的可以罚;比如酒驾,如果没有罚款,仅仅是号召,能有用吗?控烟也是一样的,不能只靠自觉。
卫生监督这支队伍其实完全可以用作控烟的监督队伍,那么多的准公务员,为什么不能用呢?如果你没有一支执法队伍去监督,怎么可能让大家自觉执行?立法要考虑的不光是文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怎么去推进。
[批注]
武汉禁烟5年,未开一张罚单;
深圳禁烟12年,未开一张罚单;
南宁禁烟14年,无一人领罚单
……
[最新消息]
我们爽约了,专家建议
提高烟草消费税 建立“价税联动”
今天上午,评估报告《控烟与中国未来》发布。3天之后,是中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五周年的日子。作为缔约国,中国承诺将在2011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然而事实却是:在各种不作为之下,我们爽约了。
杨功焕教授和胡鞍钢教授牵头邀请国内外多个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完成了《报告》,并得出四点结论:虽然《公约》生效5年,但控烟效果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烟草流行后果严重,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控烟履约绩效得分很低,与《公约》要求差距巨大;烟草业阻挠控烟工作是导致控烟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报告》提出八条建议,包括将全面控烟目标正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各级政府履行和实现人民健康的约束性指标之一;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尽快制定《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免受二手烟烟雾危害法律》,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共场所“无烟国”;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国家控烟局,担负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全面严格烟草控制的基本职能;逐步提高烟草消费税,建立“价税联动”机制,有效利用市场手段,抑制私人消费需求等。(记者贾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