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月7日电 (记者 张玉玺)甘肃省今年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西北师范大学刘亚文7日从捐献地南京回到兰州,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患者求生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了我们的选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大家庭才会充满温暖,充满阳光。
7日,甘肃省红十字会向刘亚文颁发了“红十字博爱奖章”和荣誉证书,并向他奖励5000元误工费和3000元助学金。刘亚文是甘肃省第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刘亚文当天告诉记者,从得知配型成功到顺利捐献的100多天的时间,对他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更是一次难得学习。当得知远在南京的血液病患者病情稳定,刘亚文欣慰的笑了。
刘亚文说,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大家庭才会充满温暖,充满阳光。他表示,健康是福,珍爱生命,常怀感恩之心去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我们要积极地、真实地审视健康。
刘亚文于1989年生于甘肃省庆阳市的普通农民家庭。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7级化学2班学生。2007年9月,成为中华骨髓库甘肃分库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0年11月,经检测,刘亚文同学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吻合,得知这一消息,他当即表示愿意捐献。
甘肃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玉堂介绍,健康人体通常有3000克造血干细胞,只需要捐献10克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因此对捐献者人体影响不大。中国已有1934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配型成功,均没有身体不适的报告出现。但他还表示,中国目前有二至四万白血病患者等待造血干细胞治疗,但是配型几率近乎十万分之一,这就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目前有31个省级分库,库容达127万人,与海内外百余家医院建立了业务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