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2月28日电 (记者 冽玮 通讯员 缑永强)38岁的陕西农妇陈小玲患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严重时竟一天内四次心脏骤停,所幸她每次发作都被及时抢救回来。12月2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帮助下,一个价值10万元的心脏自动起搏除颤器(ICD)植免费入她的体内。
陈小玲是陕西省韩城市薛峰乡王村人,她和丈夫都靠打工谋生。3年前她被诊断出心脏室性早搏,用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发作。今年12月8日清晨,她突然发生晕厥,被送往当地医院后,又接连三次心脏骤停、昏厥,经电击后才清醒,后被转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
经医院诊断,陈小玲被确诊为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即先天性心脏复极延迟综合症,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经常发生心律失常、昏厥和猝死,仅靠药物无法治愈,必须植入心脏自动起搏除颤的起搏器(ICD)才能挽救生命。
据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袁祖贻教授介绍,心脏自动起搏除颤器(ICD)植入人体内后,会依据患者的心跳次数自动识别,一旦心跳频率过低,则迅速对心脏实施电击,约10秒内即可挽救病人的生命。袁祖贻表示,ICD在国外运用非常普遍,在美国该设备已纳入医保系统,每年的销售在10万台以上,而在中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但年销售ICD仅1000台,ICD一级预防植入率仅有2.2%,远低于国外的ICD植入比例。
为了治病,陈小玲家已是四处举债,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医务人员得知后,在院内发起了爱心捐赠,并联系起搏器厂家,最终使她免费获得一个ICD起搏器。28日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陈小玲被成功植入了起搏器,24小时后,她便可站起来活动,而且可以像常人一样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