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2月31日电(记者 傅煜)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状态家底不清、问题突出的严峻形势,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食品安全监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31日在此间启动。
农业大省湖南的稻谷、牲猪、柑橘等农副产品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逐渐形成了粮油、肉奶水产、果蔬茶等五大产业链。今年,湖南出口食品农产品再创新高,出口额达5.8亿美元。
然而,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食品安全生产规范、评价标准和监控体系,导致该省食品行业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条件落后,食品安全状态家底不清。在某些行业和区域,食品农兽药残留超标、滥用添加剂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针对湖南食品安全状况不明、控制不到位的主要问题,该项目将重点突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指标体系、食品安全指标数字模型建立、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等多项技术难题,为提高湖南食品安全控制整体水平和监管能力,推动该省食品安全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该专项的实施,将建立湖南省食品安全指数与食品安全指标数学模型,开发湖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决策系统软件,建立大米、果蔬、猪肉等湖南优势食品和餐饮食品及相关产品全程安全控制技术规范20项,溯源控制系统2套,培育建立全程控制体系健全的食品安全示范企业3家,形成1个食品安全示范区,建立湖南省重点食品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和风险监测数据库,基本形成湖南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和评估体系。
据项目首席专家、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处处长黄志强介绍,本专项计划按3年实施,将在长沙市进行区域示范,力争使示范区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合格率提高2%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