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爱子不幸罹患尿毒症,在家中一贫如洗的情况下,步入不惑之年的母亲毅然决定割肾救子,给儿子以生的希望。昨天,从一中心医院至西青区精武镇永红村,记者一路跟踪采访。
父母陪伴着张杰做血透
张杰躺在病床上进行血透。他的一条大腿根部的血管被割开一个口,两根管子分别连在机器上。他告诉记者,血透就是将体内的血液抽出去,在专门的机器里过滤毒素后,再回输至体内。
病房外,张杰的母亲马明英已经等了三个小时。从早晨三点就起床卖早点的她,实在支撑不住疲惫的身体,盖着防寒服睡着了。张杰的父亲张本才刚刚因为甲亢住过院,挨不了饥饿,到医院外小食摊买了4个素包子,自己吃了两个,给妻子带回来两个。但妻子马明英把包子放在一边,说吃不下。
10平方米平房生炉取暖
昨天下午3:30,血透结束。张杰感觉有了些精神,走路也不用妈妈扶。一家三口搭上记者的车,返回位于永红村的家。
永红村位于精武镇,三年前,这里开始拆迁,现在还剩下300户左右。张杰的家,位于废墟中间的一个小院子里。他们的家只有一间半平房,10平方米左右,屋里一大一小两张床,占据了大部分面积,一台旧电视置于角落里。
由于张杰的腿上还带着管子,腿不能弯曲,只能侧着身子躺在床上休息。室内阴冷潮湿,点着炉子也不怎么暖和。为了再暖和些,母亲马明英往炉子里添了几个煤球。
来津打工
孩子饿得直哭挣点奶粉钱
张本才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新菜县练村乡称湾埂二组农民。他经人介绍,与邻村姑娘马明英相恋结婚。婚后育有二子,大儿子张武辉已经19岁,张杰是二儿子。“我家很穷,连1元一袋的盐都经常断顿。老大出生后奶不够吃,又没钱买奶粉,孩子饿得哇哇哭,我一个大男人心里有愧呀,就跟老乡到天津打工来了。”
“那时候,打工一个月的工资是100元,我跟老板说,您给我50元就行,但我现在就要,好邮回去给孩子买奶粉。”自从来到天津之后,张本才一干就到了现在。搬运、装卸、帮人烙大饼……什么脏活儿、苦活儿都干过,只要能挣到钱。后来,他学会了炸果子,自己开了个早点部。也就是在这之前,他把家人接到了天津。“老二是在天津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天津上的学。”张本才为此感到自豪。
命运多舛
这些年挣的钱全给医院了
张本才的早点部开在津郊,利润虽不高,但比起家里的兄弟,他还算有钱的,因此每当家中有大事,基本都是他掏钱。“这些年挣的钱都给医院了。”张本才说。先是岳父肺结核,花了好几万元。岳父去世时,还是他们出钱操办的。“刚喘了口气,大儿子在学校把胳膊摔伤了,又花了三万多元。大儿子不上学了,邻居找他过去干点零活,手指又被切断了。为了接指,又赔进去一万多元。”
张本才说,就在今年年初,本来身体像铁打一样的他,突然感觉没有劲儿,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甲亢。前不久,刚刚停药。
在这一连串的不幸中,小儿子生病是对他最重的打击。11月27日,孩子突然感觉没有劲儿,吃咸了就吐。张本才凭着经验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于是立刻带着儿子到一中心医院检查。“我们找了一位主任医师,他说病情严重,不让我们走。后来又找了一位主任医师,他还是没让我们走。一直到当天下午4点,第三个主任医师干脆让我们当即办了住院手续,因为诊断结果是尿毒症。”
一线希望
割肾救子是最“便宜”的
到12月9日,张杰才出院。现在,每周二四六,张杰都要在父母的陪同下,到一中心医院做透析,每次4个小时。马本才说:“孩子的双肾都坏死了,暂时还可以做透析维持。我一算,透析咱透不起呀,一年要花八九万元钱,上哪弄钱去啊?于是想到了换肾,可是听说如果要买肾的话,要得等上个三四年,依然承受不起啊。我们两口子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用我们自己的肾给孩子换上,虽说得花20多万元,可这是一次性的,也是最便宜的一笔账了。”
12月6日,张本才和马明英都在一中心医院取了血样,前天,结果出来了,他们和儿子均配型成功。如此低概率的情况竟然发生了,张本才为此感到十分高兴,但医生说,他本人刚刚停止服用甲亢药,不能提供肾源,因此割肾救子的任务,落在了马明英身上。
“张杰得病后,他所在的付村中学校长,发动全校为他捐款,送来了两万多元,我都记着呢,等将来孩子的病治好了,一定要谢谢人家。”目前,手术费还有很大缺口。
现在,这一家人就靠早点部维持全家的生活。“我跟大儿子商量好了,等张杰手术做完以后,就让他们娘俩歇着,我们爷俩拼命挣钱去,争取早日还上因换肾手术造成的亏空。” (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