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论坛 博客 投诉 收藏 设为首页 信息发布中心 历史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知识中心 > 健康知识

食品添加剂:不能说的秘密?

时间:2010-12-25 08:09:25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网络


  猜猜这是什么食物?马铃薯粉,植物油,淀粉,调味料〔麦芽糊精,白砂糖,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柠檬酸,食用香料,酒石酸,二氧化硅,阿巴斯甜,苯丙氨酸)〕,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阿拉伯胶。

  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尤其受儿童欢迎,且在超市零食区占据货架“半壁江山”的商品——薯片。

  此外,面包中有乳化剂单甘脂,酱油中有着色剂焦糖色素,饮料含有食用色素和甜味剂,一片咖啡口香糖就有16种添加剂……有专家估算,每个人每天吃进去五六十种食品添加剂,“这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个基本数量。”

  许多消费者感到困惑:如果拒绝食品添加剂,还能吃什么?吃进去的到底是食物还是“化学品”?

  食品添加剂的诱惑

  【事件】11月底曝出的火锅“化学锅”事件,7月份的麦当劳麦乐鸡事件,还有2008年的三聚氰氨事件、2006年的瘦肉精事件、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还有吊白块、面粉增白剂、“一滴香”……如今,消费者可谓“谈食品添加剂色变”。

  然而,在人们的日常食物中,除天然的蔬菜水果外,经过加工的食品基本上都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有专家表示,“如果食品添加剂被全部禁止,那么超市货架上大部分的商品都得下架”

  12月23日晚19时,正在北京海淀区某超市购物的闫小姐盯着购物筐默算着:一袋话梅添加剂8种,棉花糖12种,锅巴2种,QQ软糖7种,早餐面包12种,咸菜4种,晚餐肉丸5种。“天哪,7种食物就有50种食品添加剂。”喜欢吃零食的闫小姐被“吓了一跳”。

  据记者调查发现,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比如,越是绵软香甜、复合口味的雪糕,添加剂越多,有的高达20种;棉花糖、巧克力可能含有焦糖、甜菜红、β胡萝卜素、诱惑红、日落黄等大量色素;调制奶加入了增稠剂,乳酸菌饮料离不开卡拉胶。

  有关专家表示,消费者追求更好、更多变的口感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食品添加剂,“它可以有效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让食品吃起来更加可口”。

  食品添加剂不但让食物“物美”,而且更“价廉”。

  记者对比了三类酸梅汤饮料,含添加剂数量较多、添加剂成分较少、标明不含添加剂的产品,价格依次递增0.3元~1元;对比两类火锅底料,添加剂含量多的产品比添加剂含量少的产品便宜4元左右;两类同等重量的罐头午餐肉,添加剂含量多的与添加剂含量少的价格竟相差10元。

  有日本“食品添加剂之神”之称的安部司坦言,对于商家,食品添加剂最大的诱惑就是低廉的成本。据他透露,在日本,一家使用大量食品添加剂制造肉丸的厂商,仅靠这一种商品的利润就盖起了一座大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加工业。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并不等于说食品添加剂用得越多越好。”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彭瑞衍指出。

  都是滥用惹的祸

  【事件】安部司在《食品真相大揭秘》一书中这样描写一种肉丸的制作过程——少量肉碎加入“人造肉”大豆蛋白,制作出柔软的感觉;加入大量的牛肉浓汁、化学调味料等增加味道;猪油、加工淀粉使口感嫩滑;黏着剂、乳化剂使食物形状固定;此外,着色剂让颜色好看,防腐剂、PH调整剂延长了保质期,抗氧化剂防止褪色;浇上化学调味料制作的“仿调味汁”和“仿调味番茄酱”。这样,原本毫无用处的肉碎,在加入二三十种添加剂后,成了深受儿童喜爱的“食品”。

  据介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三种情况:超范围使用,超限量使用,以及食品添加剂本身质量不合格。

  有关专家分析,当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在我国食品加工中屡见不鲜,其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有四个目的:第一,掩盖食品加工工艺的缺陷;第二,掩盖食品原料的缺陷,如果使用劣质原材料,会存在异味、颜色不正等问题,生产商往往会过量使用色素、着色剂、甜味剂,掩盖缺陷;第三,掩盖降低食材成本的不足,比如牛奶加水后,奶与水会分层,厂家会大量使用增稠剂以保证食品的稳定,再加入过量香精增加奶制品味道;第四,掩盖食品的劣变。

  “食品添加剂大多数可能是不营养的,但绝非全都有害,真正可怕的是添加剂的滥用。”一位食品企业管理者直言不讳地说,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及用量等都有明确规定,只要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那么,添加剂是不是有害物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吉鹤立认为,与食品工业相伴而生的食品添加剂正在被“妖魔化”。

  “都是非法添加化学添加物惹的祸,让消费者无法弄清非法添加与合法食品添加剂的区别。”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孙文敬日前在媒体上为食品添加剂“喊冤”。他认为,引起消费者恐慌的添加剂事件,大都是由于人为不当、违规使用化学添加物所引起的。

  谁来借消费者一双慧眼 ?

  【事件】12月23日,媒体曝光河北昌黎县葡萄酒造假,原来没有一点葡萄原汁的低价“葡萄酒”,通过勾兑“酒精色素”,贴上假标签,摇身一变成了名酒,进入市场可以赚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

  更有趣的是,对于制造假酒的行为,当地有关部门并不是没有监管措施,在不少葡萄酒厂的车间里都安装着监控摄像头。但在不少酒厂,这些监管摄像头成了“摆设”。

  “对于种类繁多的食品添加剂,绝大多数消费者无法了解哪些添加剂可以放心食用。所以,应由掌握相关信息的监管部门承担‘去伪存真’的职责。”有关专家表示。

  据介绍,今年6月1日,《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开始实施,明确要求食品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明示添加剂成分及用量,这既方便了市场监管,也是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这种“公示”能有效遏制商家滥用添加剂的冲动吗?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商家虽按国家规定标注了食品添加剂成分,却没有标明各类添加剂使用的剂量;一些商家将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成分标注在食材类别中,混淆添加剂概念;而一些散装食品则对添加剂进行“模糊处理”,只简单标注一两种成分或干脆省掉了配料一栏。

  目前,国家有关规定主要对大规模生产企业有所限制,但对于没有统一包装、现场制作、产量较小的食品,监管尚显乏力。记者在走访北京的几家面包店时发现,几乎没有一个面包制作师傅知道面包制作中添加剂的准确上限。一位面包店师傅表示,他主要靠经验,“以味道到位为标准”。

  据了解,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十分严格,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逐步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法规,使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有法可依。

  但有关专家认为,依靠“逐利”企业自律并不现实。

  “有关部门应依法严格监管,不能等‘有人举报’或者出了问题再出面查处,那时候恐怕为时已晚。”专家表示。本报记者 郑莉


上一条:北京将在五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下一条:下面没有链接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知识检索:    

热门搜索

    十环网 建材 石材 地板 卫浴
    瓷砖 木门 大理石 油漆 十环
    壁纸 水泥 橱柜 厨房 涂料
    木地板 卧室 装修 板式家具 铝合金
    玻璃 石膏板 板材 钢材 松木
    书房 化学建材 陶瓷 客厅 吊顶
    洁具 餐厅 金属家具 儿童 地板砖
    门窗 混凝土 保温材料 细木工板 地板采暖
    家具饰品 板式 墙纸 家具风水 实木家具
    玻璃胶 窗帘 实木 中纤板 知识
    别墅户型 陕西 背景墙 业主 石灰
     家装 防盗网 刨花板 服装

栏目热门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
·门口正对楼梯如何化解?
·滚筒式、波轮式和搅拌式洗衣机比较
·海尔高奏“国际歌” 小冰箱占据美国市场
·液晶电视与液晶显示器有很大区别
·生活窍门——给冰箱除冰,提高制冷率
·家电以旧换新,听上去挺美!!
·一体式课桌椅设计
·富有创意的自由组合书橱
·无绳电话辐射知多少?
图片新闻
印象石(caststone)施工指导
印象石(caststone)施
特石、印象石caststone的小知识
特石、印象石castst
“干性”和“湿性”印象石 (caststone) 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干性”和“湿性”
特石、印象石 (Caststone) 标准规范
特石、印象石 (Cas
绿色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认证,由十环标志网提供认证与咨询方面问题解答.
第三批2008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发布

      
中国环境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

十环产品标志: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和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发起,由企业自律,十环产品评定办公室和消费者监督,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都要履行绿色环保公约,建材和装饰材料可以申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