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身患先天性肌肉萎缩,榆中16岁少年已经在土炕上蜷缩了8年。多年来,黑白电视机是他唯一的朋友。欲哭无泪的父母告诉记者,虽然孩子连拿书都很困难,可他就是想看书,想通过看书抵抗病痛。
病痛使花季少年失去花季
9月16日,记者来到榆中县三角城乡丁官营村,在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二社的村民丁学忠家。在院子角落一间很小的房子内,看到了他的儿子丁昭。眼前的景象让记者感到很酸楚:这是一间仅两个平方的小土房,沿整间房子垒起一个土炕,丁昭向左侧身蜷缩在炕上,16岁的他看上去身体就像七八岁的小孩子一般。他母亲掀起被子让记者仔细看,身体严重变形的孩子刺得人眼睛发痛,他双腿蜷曲在一起,胸部骨头扭曲变形,胳膊上一点肉都没有,全身上下瘦得只有皮包着骨头。他的眼前放着两三个装了水的饮料瓶,这是平常口渴喝的水;距离头部40厘米的墙角处,放着一台18寸的黑白电视,丁昭侧卧着正在看电视剧。看到陌生人,丁昭面无表情地望了一眼,之后垂下了眼皮,眼神中流露出自卑。他父亲丁学忠介绍,丁昭患的是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目前病情十分严重了,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大小便更是无法自理,为了方便起见,就将他安置在这个小房子里了。
黑白电视是他唯一的“朋友”
丁昭的母亲张艳芳难过地说,虽然孩子的身体残疾越来越严重,可是大脑和正常孩子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明白了自己的病情。现在孩子已经16岁了,早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小孩不一样,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爱说话,脾气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急躁,常常容易发脾气,也不让他们把他抱到外面晒太阳,只是躺在小屋里面。他时常一个人哭泣,有时候绝望地大喊大叫。记者看到,电视机离丁昭只有短短的40厘米,可是操作近在咫尺的电视机让他十分困难,由于身体动不了,够不到按钮,他用一根小竹棍来操作开关。张艳芳讲,由于他们每天要忙农活,孩子整天一个人躺在炕上,电视就成了唯一陪伴他的东西。
说起孩子的病情,站在一旁的父亲丁学忠回忆说,在丁昭两岁时他们发现孩子走路突然会跌倒,以为孩子年纪小身体缺钙,就给孩子补钙。后来孩子上学了,但是身体经常不平衡,走路不灵活。到二年级时腿痛得站不起来,他就把孩子带到兰州大医院检查,查出来孩子得的是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刚知道孩子得这个病时,他们还不了解这个病,带着孩子跑了好几个医院,后来一位老医生告诉他俩,好好照顾孩子,让孩子吃好些。而这时的他还不相信孩子治不好,于是他专门买了一本关于治疗肌肉萎缩疾病的书,仔细地看了一遍才知道,孩子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了。
丁昭非常想有本书看
记者采访时,丁昭默默地躺着,一句话都不说,甚至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记者想和丁昭交流一下,问了几声后,他才用细微的声音说话。记者问他现在最想做什么事?他回答说不知道。每天看什么电视节目?他沉默了半天没有回答,眼神中流露出隐隐的伤感。看到丁昭面前有一本薄薄的书,就问他喜欢不喜欢看书时,他立刻提高声音说“想”。当问看什么书时,他说很少有书看,只能看电视。尽管丁昭说话的声音很小,但是记者听到后心中一股酸楚立刻涌上来,马上给他说,下次一定给他带许多书来,让他好好看书。面对这个在土炕上蜷缩8年的少年,他的心愿就是想看书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记者竟然找不到一句安慰的词语。
链接
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是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骨骼肌体积的缩小,由于肌纤维变细或消失,或神经肌肉疾病肥大,是许多神经肌肉疾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发病率为50万分之一。它会慢慢地吞噬人的生命,先是全身肌肉萎缩至干枯,最后人窒息而亡。一般六七岁发病,12岁失去行走能力,生命极限18年。(记者 彭维国 实习生 张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