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山全市推行廉价门诊,坐诊医生都是主任级别,看病检查更加细心,每张处方费用基本在40元以下……经过5年市场检验,许多医院的廉价门诊形同虚设、门可罗雀。相反,各大医院的VIP服务仍受到许多市民的追捧。在“看病贵”难题依然困扰许多市民的背景下,上述这一看似极为廉价便利的医疗模式却受到市民的冷落,不得不令人深思:让市民看得起病,光靠在药费和诊疗费上打折扣还真的不行。
市民到医院看病,谁都不愿意自己被误诊、被滥检查、被小病大治。他们希望的就是花最少的钱将自己的病治好,也就是希望在医院里能够得到合理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这两个字应该贯穿于病人的整个医疗过程,如门诊、用药、服务等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廉价门诊。如果没有医风医德的提高,没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和监督检查制度,光靠在药费和诊疗费上打折扣,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市民还是没法“真正看得起病”。
由此看来,医院要在制度上对医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让他们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避免小病大治的问题,让廉价医疗在合理中体现出来,这才是病人的福音。(甘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