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知识中心 > 建材知识>>3月17日建材砍价别进误区



3月17日建材砍价别进误区

2012-03-17 10:00:00十环网

 
买建材砍价是不可少的,但砍价需要避免四个误区。
  
  “特价就是底价”
  
  对于特价商品,经销职员往往会说“这都已经是特价了,真的不能再便宜了”。实在,很多品牌会要求经销商每个月达到一定的销售额,才给予更低的进价或者更高的利润返点,因此有些商家在完不成任务时会自己购买一定数目的产品存起来,以确保进价和返点。这些商品存放的时间太长,不仅占库存,还轻易造成积存,因此商家往往会在店庆、黄金周等期间把这些商品作特价销售。这时候也是商家最“脆弱”的时候,一旦促销不出往,就意味着商家在价格上很轻易松动。所以,遇上特价商品,不妨试着再还点价。
  
  “超市不能砍价”
  
  超市都是“明码标价”,但并非不能砍价。在很多建材超市,不少销售员都是厂家派驻的,他们手里还有一份产品的销售底价单,也就是说,只要商品不低于这个价格,都能卖,就看你会不会还价。不仅如此,普通销售员和上级主管能赐与顾客优惠的权限也是不同的。比如,某商品在普通销售员这里只能打9折,但是假如接待您的是上级主管,他就有权利决定这个商品是否可以打8.5折。
  
  “量大才最实惠”
  
  消费者以为量大就一定实惠,实在不然。不同的经销商在代理同一款产品时,获利点的选择是不同的。以瓷砖为例,有的商家选择在砖上获利,有的商家就选择在腰线或花片上获利,别看有的商家给你砖的价格很低,实在算上花片、腰线的价格,就不一定真的便宜。
  
  假如消费者发现这种情况,不妨将主材和配件分开买。至于量少不送货的题目,可以问问厂家送货的工人,近期是否要到自家小区或者四周小区送货,也可以找找小区里有没有在同一厂家订货的邻居,可以让其帮忙代购。
  
  “同店一定同价”
  
  “一店不二价”的看法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是个定律。但有业内人士透露,别说不同的店,即使真是同一家店同样的商品也有可能出现价格不相同的情况。这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固然都是厂家派驻的销售员接待您,固然销售员手里的销售底价一样,但是有的销售员希看自己的提成多点儿,有的销售员则抱着“薄利多销”的想法,因此会出现同店不同价的情况;二是为了打开销路,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那些地点相对不太好、客流量较少、场租相对便宜的店展价格就可能低些。


来源:  作者:  

标签:销售员   商品   商家   价格   特价

上一篇建材知识:3月17日石材知识:石材大板、工程板生产加工流程
下一篇建材知识:3月17日防潮措施要做足 实木家具要用专用清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