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环网知识数据库信息:
家具知识信息编号:198839
家具知识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以下家具知识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家具知识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家具知识正文(原文):
植物配置应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
城市的形式,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始终是文明程度的标志。而这种形式是由城市文化、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民素质等要素决定的。而城市绿地中植物配置的质量是评价城市环境优劣的最直观、最显著的要素之一。
规划师凯文.林奇(K.Lynch)在《城市的意象》中提出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基本元素:路径(paths)、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和标志(landmarks)。优秀的植物配置所形成的景观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成为一个符号或者标志,它的功能就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无论你在哪个城市行走、散步、游览或停留,那里的植物文化一定会或多或少带给你一些这个城市或者地区的信息。淮海路上的悬铃木、杭州白堤的“一株桃花一株柳”、乡土村落中的风水树都是体现地区文明的象征,而且这些优秀的植物配置并不比一些格调不高、粗制滥造的雕塑起到的效果差。植物配置的文化功能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植物配置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中,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就是设计师利用设计要素构筑符合人体尺度和人的需要的园林空间,特别在对居住区、街旁绿地、城市公园、学校医院等场所的植物设计过程中,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因为那里是城市居民和儿童经常活动游憩的地方。设计师必须要掌握人们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有时候,可以发现,设计好的步行道旁的一片草地上,被踏出一条小径来;一块标有“禁止入内”的草坪上,一群孩子在玩耍。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设计师没有把握好使用者的需求。受生活模式、风格习惯等的影响,不同人对同一空间可能会采取不同的使用方式,只有当特定的线索对应了人的行为规范时,设计才具有意义。
街道和公园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是受人欢迎的;和谐柔美的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和起伏的地形结合能带给人舒适愉悦感,而规则式的植物布置则带来呆板枯燥的感觉,更适于应用在城市中具有纪念意义、平坦的几何形场地中。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更加喜欢接近能散发出香味或开花结果或色彩丰富的植物,而不喜欢病虫害严重、发出臭味、带刺、经常落叶的植物;自然的或者修剪的灌木作为低层的绿篱,它们的形态、叶、花、果更易被人们亲近和欣赏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规律可以为设计带入很多的人情味,只要设计师从人的角度出发,认真考虑人的尺度和需求,就能将单调乏味的设计变得丰富。
植物配置应以科学的生态来指导
在很多精心设计的绿地中,通常都是为人所服务的,似乎与其他自然界存在的要素无关。极少有城市的植物配置是为野生生物的栖息和保育来设计的。长久以来,城市绿地建设一直将植物当作城市景观的美化装饰的工具来对待,而植被作为其他物种的栖息地的作用往往被忽视。虽然生态学思想在越来越多的园林设计中被运用,但是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而不深入,要真正更新当代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来指导植物配置。植物是一种具有生命发展空间的群体,是可以容纳众多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只有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生态理念运用在植物配置中,设计才更具有可持续性。
城市的鸟类就是一例。鸟类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能够作出灵敏的反应,许多研究证明,鸟类的密度和多样性与树种、植被类型、植被盖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用乡土植物来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在灌木较少的绿地增加灌木丛,增加植物种类如鸟类喜欢栖息和食用的植物种类,营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等方法来提高鸟类在城市中的数量和种类,保护更多的物种,增加人们欣赏和接触自然的机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部分知识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36375289
标签: 人性 生态 文化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