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黑电产业的成熟,冰箱、空调为主的白电产业和以厨卫产品为主的小家电产业已成为长虹价值链的两头“金牛”。
在长虹,家用电器产业集团是集团旗下的白色家电和小家电的综合发展平台,下辖美菱电器、华意压缩、数码科技,主营产品包括冰箱、空调、压缩机以及厨卫生活家电,基本上完整地涵盖了白色家电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
长虹白电行业的“金牛”地位,来自于前一个五年的良好发展势头。自长虹入主美菱以来,美菱主营收入从2005年的20亿增长到2010年的82亿,5年时间增长4倍。利润更是从2005年的700余万增长到2010年的3.26亿。
作为“幕后英雄”,华意压缩的主营收入从2007年长虹控股之初的26.6亿大幅增长到2010年的46.2亿,产销量也从1000万台增长到2000万台。
白电之“金”来自差异化
显然,面对海尔、美的、格力等白电巨头,长虹白电有其独特的优势定位。在千亿长虹版图中,立足冰箱和冰箱压缩机,持续强化协同与能力建设,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其基本思想。
在技术方面,长虹家电集团定位于“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专注制冷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资源协作,积极构建三大系统能力:一是以压缩机为主的制冷系统能力建设,二是以冰箱、空调为主的结构、水流、气流等系统能力建设,三是变频控制系统能力建设,在长虹国家级技术中心内专门组建变频技术研究所,为白电产业变频化和高端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在冰箱领域,长虹凭借近30年的专业制冷技术,开展以节能、无霜、深冷为主的核心技术研究,美菱0.29°“终结者”行业领先,-192℃世界最冷冰箱独家掌握深冷冰箱的研发与制造技术。
在空调领域,长虹开展了以节能、环保、风道技术、智能控制为主的技术研究,“三高效”空调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在冰箱压缩机领域,长虹深入开展了基础技术研究和自主创新工作,在高效化、变频化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向小型化、多样化、环保化、模块化等方面发展。
厨卫纳“金”十亿
除此之外,在小家电领域,长虹厨卫作为长虹新兴的高成长产业,,近三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增长幅度。2010年底,长虹厨卫营收已经突破1亿元关口,三年后长虹厨卫年营收将有望突破10亿元。
在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长虹厨卫立足于智能、高效、信息化三大发展方向,强化品牌宣传与管理,将努力成为国内厨卫行业一流品牌,并成为长虹小家电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广东,作为中国小家电王国进入了长虹的视野。目前,长虹厨卫正在着手进行广东制造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该基地的建设,共享小家电产业链“红利”,长虹厨卫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客户升级等方面将取得显著成效。
不仅如此,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长虹在小家电的核心技术方面,加快了创新的步伐。大风量、降噪音、油烟分离、节能的烟机技术,智能安全控制、节能环保、高热负荷的灶具核心技术,及专属燃气热水器的智能安全控制、节能环保、水温精确智能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也成为长虹在“厨卫”领域快速成长所依赖的“金钢钻”。
全产业链增“金”
在增值能力方面,尝到了彩电全产业链“甜头”的长虹,在白电产业上自然手法娴熟。
业内专家曾如此评价,“长虹美菱+华意构建的“冰箱+压缩机”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不但掌控了上游核心部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产业链上更高端的增值能力。”
为完成从整机制造向上游的关键部品和软件进行延伸的产业布局,通过资本运作,长虹成功控股华意压缩,进军冰箱压缩机领域。占据了产业链上游的华意压缩,在高端制造方面为长虹美菱冰箱产业的整体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对于地处江西的华意压缩来讲,这同样是一次舞台扩大和国际化提升的最佳契机。长虹控股后,迅速加大了对智能压缩机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投入,有效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压缩机产品技术最核心的指标,公司的产品能效比COP值达1.95以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华意压缩正在开展超小型变频压缩机、制冷系统电子控制、制冷系统模块化设计等前瞻性产品项目,这些项目都将为不久的将来进入移动压缩机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
正是因为有着布局产业链高端的优势,对于计划三年后奔向千亿的长虹来说,实现制造业高端转型才有了保障,品牌高端定位才有了地基。
“我们对高端品牌的理解是,品牌占据产业链的高附加价值环节,并取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主要体现在高端制造、高端产品、优质服务等方面。”长虹高层如此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