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或者不希望,涨价就在那里,不真不假。
2010年底,国内家电连锁巨头苏宁电器称从厂家“收到风”:受铜、钢等原材料国际价格的持续上行态势影响,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油烟机、灶具等白色家用电器将在春节后上涨,但苏宁将通过全国规模统采的优势,力保电器市场价格的平稳。
>>回到首页查看更多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竞争对手国美电器通过官方微博否认涨价;厂家方面的态度则较为含糊:没接到通知,暂时不涨、未来不定;而家电业专家在分析行业竞争环境后认为,未必涨得起来。
观点一:涨价
理由1: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2010年,家电主要原材料钢、铜、铝、塑料等价格呈现上升态势。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去年铜价经过年初震荡回落之后,下半年逐渐走高,涨幅达32%。2010年12月中上旬更首度突破9000美元/吨,之后屡次刷新历史高位。进入2011年,这样的上涨势头未减。
原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物价上涨,人力成本也在增加。从今年3月1日起,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再次上调,不同类别增加140-200元不等,全省平均提高18.6%,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也有所提升。
理由2:开征废电器回收处理金
此外,从2011年1月1日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按照规定,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需要缴纳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
国家发改委人士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原则和水平》一文中进行了测算,冰箱、电视每台约收取10-12元,空调、洗衣机每台5-7元,计算机每台13-15元。业内预计,各品类产品可能按新机出厂价的0.5%征收。负责回收拆解的企业则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费用。虽然明确家电企业要为废弃电器产品埋单,但是,“这张单有多大”、“怎么结账”等具体细则还是个迷。此外,不少企业也正谋划着打造绿色产业链,连通生产、销售、回收各环节。据了解,TCL已成立专门环保公司,主营国内外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及处理。
理由3:产品高端化拉升单价
上述促使家电产品上涨的外部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而因家电高端化而拉高均价则有点隐蔽。
过去的一年,家电新品频发,企业纷纷力推高端。从两门到三门,再到电脑智能控温、大屏幕液晶显示,冰箱正向着大容量和智能化进军;变频空调借着定频能效等级提高和补贴减少,进一步普及;洗衣机方面,滚筒降价风暴抢去了波轮不少风头,而传统波轮则以变频等技术自我升级。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高端家电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以冰箱为例,中怡康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份,单门和双门冰箱零售额同比小幅下降,三门、多门、对开门的零售额同比却增长高达45.9%、58.4%、50.2%,三门和对开门在整个冰箱市场零售额占比分别达29.1%和17.3%。
市场激烈的竞争,常年价格战,低端产品的利润可谓薄如刀片。业内人士分析,为了消化外部因素所致的成本上涨,实现盈利,企业其中一招便是通过推出毛利较高的新概念或新技术产品来提高单价,从而拉升整个产品线的利润空间。
价格不涨
理由1:竞争激烈不敢轻言涨价
国内家电专家、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指出,现在零售企业说涨价,不表示生产企业实际操作就这样。生产企业谁先说涨,谁的压力就大,可能因此抑制消费者的购买。
家电生产企业说涨价,好比牵一发动全身。在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看来,涨价不仅可能牺牲市场,还会影响到其分销商、代理商、专卖店等其他渠道,毕竟苏宁、国美不是唯一出路。如今家电行业的竞争已经相当充分,到了“数一数二”的地步(即企业不排在第一第二就很难生存),所以很多企业都慎言涨价。
理由2:营造氛围为促销造势
那么,为何生产企业不敢说的话,零售企业却如此“坦诚”?
洪仕斌认为,这明显是一种营销手段。在物价上涨的大环境下,渠道商一放出涨价的声音,消费者便觉得是顺理成章,很容易会相信。选择在这个节点营造涨价的舆论氛围,实为春节促销造势。
罗清启表示,商家说涨、厂家不想说涨,这其实反映了两者的矛盾处境,但目的都是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说涨,往往会引发提前消费,对其有利。当然,零售企业这一行为也可能是在试探市场反应。
理由3:通胀、供过于求或降价
事实上,业内也不否认企业的涨价压力。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刚表示,从整个大趋势来讲,原材料的涨价是刚性的,生产厂家对原材料的需求也是刚性的,因此,生产成本肯定是要有一定幅度的涨,但最终家电产品会不会涨,涨多少,这需要企业根据市场进行调整。
市场又是什么状况?罗清启认为,家电业正面临着通胀和供过于求的局面,一方面受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同时全球货币供应量在增加,实际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削弱了需求;另外从产品供应的角度看,我国企业正在成为世界主要家电生产供应商,消费的疲弱使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以上因素反而导致生产企业有降价的压力。
■厂商回应
商家齐喊涨价厂家少有吱声
就白电涨价传言,南方农村报记者询问了多家企业,但大多数称暂时没有收到涨价的通知。
万和热水器公关部部长李慧珍表示,今年家电价格会不会上涨还很难说,她指出,家电的成本构成是多方面的,原材料只是一部分,如果其价格变动不太大的话,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消化。
海信科龙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黄新华认为,多重因素导致企业成本在增加,涨价应该是大势所趋,但具体涨到什么程度、在哪个时间节点需要个过程,因为各厂家多少都有些原材料库存,成本上涨的影响传导到终端存在时间差,他预计涨价比较明显的时间大概在3月份,那时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且新品也开始上市。
尽管多数厂家未明确表态,然而记者联系了韶关、博罗、龙门、高要等地的部分商家,他们表示都收到了家电涨价的风,有的是在媒体上获悉,有的是在经销商会议上被告知,涨价可能出现在年后,但对于具体品牌和涨价幅度则三缄其口。龙门一商家称,厂家提价理由是物价上升、材料上升,运输油费也贵了。但有博罗商家认为,今年市场比较淡,竞争激烈,怕是涨不起来。
■记者手记
涨还是不涨 关键看利润
一个大方喊涨,一个扭扭捏捏,相反的态度折射出零售企业和生产企业不同的生存方式。不管涨还是不涨,连锁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其渠道、规模等优势向生产企业要资源,是相对强势方。
反观生产企业则处于弱势。因此,就算有成本压力也不敢贸然涨价。但不管涨还是不涨,对企业来说,关键还是如何实现最大利润,同时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高端产品赚利润,低端产品保市场,两边都不能偏失。
今日推荐:
深圳搜房家居网携手业界同仁向广大网友拜年
房产“新国八条”春节来袭 2011年家居行业发展启示录
在开发也在混战:家居企业的三四线市场发展
2011家居开门红 50城票选你心中最"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