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全球范围内,能同时将大家电与小家电业务都做到最好的企业,应该没有。未来,美的将会开创这一纪录。”
“对于很多企业,为什么能做好大家电,却做不好小家电,并不是小家电的技术复杂,也不是门槛太低,而是多品类经营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是一项巨大考验和挑战。”
“未来中国小家电行业的格局一定是1—2家全能型选手,多家专业型选手共同引领。对于美的而言,最害怕的还是那些专业型选手,他们的专业让我们敬佩。”
日前,在美的日用电器集团中国营销总部的高管见面会上,日电集团总裁黄健一串妙语连珠,不仅描绘出美的日电未来的发展目标,还勾勒出国内小家电产业未来发展的格局。《中国企业报》获悉,未来5年,以小家电为主的美的日电集团销售收入将从今年的300亿元提升至600亿元,其中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将达到200亿元。
打造市场竞争力
面对年均20%的增长目标,美的小家电将如何实现?
对于黄健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一个难题。其预测: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家庭拥有小家电的数量平均为50台,但中国城市家庭现在的拥有量则不足20台。未来5年,中国家庭总数预计将达到5亿左右,以小家电均价200元计算,那么5亿家庭每年购买一件就将产生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不过,如何让这5亿家庭能方便快捷并建立对美的小家电的品牌认知度,这却是考验着企业的综合营销能力。《中国企业报》了解到,未来5年美的将在国内建立1.5万家小家电专卖店,并将销售网点扩大到10万家,其布局重点则放到三四级市场上。
“通过组织下沉、渠道下沉,最终建立以县级市场为核心,覆盖乡镇农村市场的特色营销网络。”黄健表示,当年将小家电从大家电中剥离出来,是为了更好发展壮大。未来,为了美的小家电的做大做强,则必须要对原有的营销体系进行合并,构建更具战斗力的营销队伍。
今年7月份,美的日电集团便悄然宣布,建立中国营销总部,将原来分散到各个产品事业部中的营销职能统一后,再组建生活电器、微波电器、环境电器、精品电器、整体厨卫等五大专业销售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美的小家电的产品种类有30多,以前是每个品类都要寻找经销商,都要建立专卖店,都要聘请业务员。现在的模式,则是通过统一的营销平台,将原来分散的产品营销整合起来,找到合适的经销商统一代理、零售。以前是30个人干一样事、现在则是5—6个人干一样事,效率提升了,关键是经销商的业绩和利润,特别是积极性也提高了。”
“美的日电的营销整合其实还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之所以突然加速还是受到了美的制冷家电集团整合后带来的快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产品种类实在太多,而且很多产品属性没有共融性,渠道差异也比较大,黄健此前并不同意整合,但为了在新的5年实现更大的发展,抱团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一位接近美的集团的知情人士透露。
小家电大未来
“小家电大市场、大利润、大未来”,这已成为众多国内家电企业发展的共识。
来自中国家电协会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家电产品的年市场销售规模已达到3000亿元。来自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小家电整体销售额达到1094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全年将达到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
显然,未来的市场空间和商业环境对于美的年销售规模达到600亿元的目标,并非不可能。而在黄健看来,美的在小家电市场上的发展和崛起,并不是简单的营销逞强,而是善于把握机会,一旦看准行业发展的契机便会毫不犹豫整合系统资源全力切入。
记者注意到,美的一旦进入某一个小家电领域,先是从最上游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入手,找到差异化的突破口,再通过规模化生产制造,并配合面向市场的立体化营销布局,实现了企业在短期内在市场上的迅速扩张和份额的显著提升。
对此,黄健还特别举例:1993年美的进入电饭煲行业时,行业老大的年生产规模已达500万台,但美的却凭着智能化升级的趋势快速崛起。同样,美的进入豆浆机领域后,也正是凭着免泡豆及无网过滤等技术创新,快速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美的已经在电饭煲、电压力锅、风扇等10多类产品上保持着国内第一的位置,还在加湿机、洗碗机等九大类产品上保持着出口第一的位置。分析人士据此指出,“如果说美的只是营销制胜,为什么在这么多产品上都能获胜,这绝非偶然。一定是企业在营销背后的技术、质量、服务等多个环节上均建立系统性的配套力。”